近期热点

[SMG<走近他们>广播新闻]朱美芳:美丽的纤维世界

发布时间:2009-04-17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SMG广播新闻 4月15日AM990频道18点30人东广新闻《走近他们》专栏:

    (主持人)各位听众:在学校每年组织的 “我心中最优秀的老师”的评选中,她二十多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每每赢得学生们自发的交口赞誉;她带领她的团队,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潜心钻研,努力开拓,成功研制了“功能杂化材料设计、组装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的科研项目,获得了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天的《走近他们》节目让我们来了解东华大学副校长朱美芳教授。

    (主持人)我国化纤产量虽然连续10多年居世界之首,但纤维功能性、差别化率却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怎样才能打破常规,让纤维在功能上发挥作用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龙对记者说,朱美芳教授带着学校的科研组通过大胆的设计、组装,让不同的材料在纳米的微观世界中产生新的杂化材料。采用这种材料加工出来的纤维在功能上更加强大、多元,产品附加值提升了近两倍,这一科研成果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目前已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10多个省市的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东华大学教师:陈龙)我们这个项目的带头人是朱美芳老师,在我跟他这么多年搞研究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是对我们科学研究前沿方向的敏感性,正因为有了敏感性,才有了我们在国内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功能纤维的出现,也有了今天这个成果。另一点,还有很执著的精神,当我们确立了研究方向以后,她不厌其烦的去企业,去了解去推广,然后从应用的角度挖掘学术的问题,再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给老百姓带来健康的环保的产品。

    (主持人)在科研上,朱美芳给同事们的印象是前瞻和执着,在教学上,学生们非常欣赏朱教授的循循善诱和鼓励创新。年轻的东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邱登梅说,在朱美芳副校长身上有一种人格的魅力,她的进取、宽容和感恩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赵晓燕是朱教授所带的10几个研究生中的一个,这位来自内蒙的学生在这次学校开展的“我心中优秀的老师”的评选中也将手中的一票投给了朱老师。

    (东华大学学生:赵晓燕)在我们同学心目中,她获此殊荣当之无愧。朱老师特别鼓励大家的创新,虽然有时我们是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项目去做课题,但是在这个项目中,当我们有新的发现新的想法的时候,她都非常支持我们,给我们精神上和经济上的鼓励,我们相互的交流都非常的融洽。在平时的生活中朱老师对我们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非常的关心,尤其是到一些节日,朱老师都会给大家搞一个活动,朱老师说我们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家庭。

    (主持人)今年即将毕业,已被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录取准备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吴杰,有点兴奋地对记者说,在目前这种经济背景下,学校能提供全额讲学金,这对他无疑是一种肯定。他说大学四年能接受朱老师的教诲是他莫大的荣幸。

    (东华大学学生:吴杰)第一次与朱老师见面时在2005年11月期间,那是我跟我的同学到东华大学的延安路校区去参观,在材料楼一楼碰到了朱老师,朱老师询问我们些事情,然后带我们到课题组参观,让研究生跟我们讲科研的感悟,让我们如何规划我们的学习生活。在那次以后我跟朱老师通过E-MAIL联系了很多次,帮我们解决问题,所以那以后我在大三选导师的时候选择了朱老师,我觉得朱老师可以在做人方面帮助我们,在科研方面能让我们树立良好的科研态度。

    (主持人)在大学校长中她大概算是年轻的,其实她的心境更富有热情和朝气。采访是在晚上朱教授从松江新校区赶回来后进行的。朱美芳说她是幸运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遇上了好的老师,使她才有了今天,因此做一个好老师是她的追求和期待。在谈到最近的获奖,她感到最欣慰的还是看到了年轻人的成长。

    (朱美芳)取得了这样的成果。最欣慰的是通过项目研究培养了一批人,包括我们教师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现在在各个领域包括国际国内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我们的学科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同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通过科学进步,使得纤维材料的附加价值有进一步提升,使我们将来从纺织的大国走向纺织的强国。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4月15日AM990频道18点30东广新闻《走近他们》记者周亮)

撰写:SMG广播新闻部记者周亮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