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文汇报]文化是大学的精髓

发布时间:2009-05-31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文化是大学的精髓(徐明稚)

    最近到一些科研院所学习调研,回来后感触很深。虽然高校和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高校的最终“产品”是活生生的“人”,而科研院所生产出来的则是科研成果和相应的产品,单位性质的不同决定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但数字巨变背后隐藏的文化的力量,还是令我们赞叹。
    
文化就是力量

    也许有人认为,文化太大,虚无缥缈,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文化。其实不然,文化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都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带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文化决定着我们的存在方式和影响社会的方式。

    什么是文化?随便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有意思的是,虽然“文化”包罗万象,但不同的定义却又殊途同归地表达着“文化”的基本内涵,即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这三层含义。具体来说,它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以及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的一切精神的物化产品。

    文化的内涵很丰富,文化的力量又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其力量无比巨大。上世纪,由朱光烈先生所写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级、时代性的问题,即“文化就是力量”。它很有可能像“知识就是力量”一样,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命题。今天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实“文化”何尝不是一种生产力!“文化”可以感奋民众、凝聚人心,产生一种特是力量”一样,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命题。今天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实“文化”何尝不是一种生产力!“文化”可以感奋民众、凝聚人心,产生一种特别、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文化决定着大学的品质

    高等学校是才智的聚集地、思想的发源地,也理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高校就是一个文化中心,是文化知识密集、文化成果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人集中之地。高校的文化体现了师生共享的校园价值判断,是在大学校园的特定环境中,所有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这种创造形成的过程,主要包含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一个大学的文化,是这座学校的精髓。它决定了学校的品质,也是一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文化花钱买不到,难以引进和照搬照抄,难以“速成”,就像醇芳的美酒需要长期的酿造,需要潜心的建设和长期的积淀。

    高校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引领社会的文化。在普遍注重物质、看轻精神,注重数量、看轻质量的当下,高校建设和保持自身文化的先进性更是令人关注,同时刻不容缓!我们或许无法列举高校文化的全部内涵,但可以从学校的教学、管理、环境和服务中切实感悟和体会它的存在。
    
“三喻文化”重构师生关系

    文化,存在于教学活动中。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Margaret Meed)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所谓三喻文化,就是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同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前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的合称。通俗地讲,后喻文化是指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传递,即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传递,即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按照同龄人互动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授、相互学习的文化;前喻文化则是指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向传递,即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的文化。

    现代社会文化已经由“后喻”文化发展到“前喻”、“同喻”、“后喻”并存的文化。Internet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三喻文化并存的社会里,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由复制转向创新。

    教师权威在三喻文化并存的社会中展现了新的特点:由制度因素形成的外塑权威逐渐弱化,由个人知识、智慧和人格所形成的内塑权威日渐丰富。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和智者的化身、绝对的权威。学生好奇的提问中或许就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种子。教师的任务是去点燃火种、引导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不是把年青学子的求知欲泯灭在萌芽状态。

    在互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的主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发展、成才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作为学生,也应该通过大学文化的浸润,成长为一个不仅能够生存,而且懂得生活,能够主动实现生命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俱佳、内涵丰富的“人”。读大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或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
    
先进文化加速学校目标实现

    文化存在于管理之中。制度是有形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可以使一个组织合理、高效、规范地运转。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范到。例如,制度可以规定教师的课时量,但无法规定课堂质量;制度可以规定上班准时到岗,却无法规定是否准时进入工作状态;制度可以规定考试作弊后受到的处分,却无法规定达到应有的警示效果。

    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效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强制人;文化激励人、教化人、引导人。文化触及到的,是制度不能触及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优秀的学校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舆论导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时时处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引领、规范和约束作用。良好的文化可以加速管理目标的实现。

    文化存在于服务和环境当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干部和机关会想着如何对师生员工有所帮助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发号施令;会想着如何尽心尽责而不是忙着指责贬低他人;会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会想着如何赞美他人的成绩而不是争功诿过;会想着如何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而不是争着把权力握在手中……在大项目的合作、学科交叉和团队建设中,学科带头人的大气、大方、大度的气质及与大家平等相处的意识尤为重要,他们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有了这种大气、大方、大度和平等,项目组织、学科交叉、团队作战才有根基和生命力。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育良好的环境文化和服务文化非常重要。当我们徜徉于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的生态化校园中时,当我们在干净整洁的餐厅里愉快地进餐时,当我们在舒适的宿舍、公寓里安静入眠时,当我们随时随地便捷地查询图书资料时……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带有文化的气息,让你感动,让你感慨!师生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自然也就多了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对劳动的尊重,这难道不就是文化的力量吗?

    我们崇尚先进文化的力量,因为先进文化使大学变得更加美好!(作者为东华大学校长)

(来源:文汇报 2009年5月28日 08版大学 作者:徐明稚)

撰写:徐明稚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