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上海侨报]习惯把老师叫作“妈妈”

发布时间:2009-11-28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华侨生:习惯把老师叫作“妈妈”(摘录)

  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在沪透露,美国赴华留学生将增加到10万人。这其中,将有多少“华二代”、“华三代”回国溯源,无疑引发了民众的联想。与此同时,近期曾为广东某名校7名假侨生伪造证件的3名相关责任人领刑。一时间,大陆高校里的“华侨生”、“华人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华侨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作为中国大学里“一校两生制”的特殊风景,他们习惯祖国校园吗?他们对祖国和大陆同学的印象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华侨大学等院校。

本报记者/陈丽伟  发自上海

现学现卖  汉语祝寿

    “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就像离家太久的孩子,刚进门时有点陌生,但很快就熟悉,一住下就舍不得走了。”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刘春红院长提起学生,总是用一种母亲说起孩子的口吻。事实上,学院里近千名国际学生包括相当数量的华裔学生也都喜欢把这里的教师称作“妈妈”。很多学生成家生孩子,也按照上海的风俗给老师送上喜蛋,刘院长微笑着回忆:“这些年收到了多少个喜蛋,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但是,学生们永远记得母校。2007年,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教师何倩赴意大利罗马大学参加国际教育展,当地第二代华侨华人学汉语的热情让她惊讶:“没想到他们那么渴望学习汉语。”回国不久,一个名叫Jacob的意大利华侨生走进了她的办公室。何倩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一开始,他是被祖父拖着来学汉语的。林爷爷拄着拐杖来到学院,要求我们收下Jacob,但是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希望学生本人有主动学习的意愿。Jacob第一次来的时候,一身嘻哈打扮,除了把林爷爷的青田话翻译成英语,再把我们的回答翻译成青田话给林爷爷,其他的什么也不说,看得出他不太想学汉语。林爷爷来了好几次,说一定要让孙子学会汉语,“连汉语都不会,算什么中国人。”这个被拖来学汉语的少年,很快成了班上的积极分子。去西安旅游时,外国学生被古都的磅礴大气所震撼,Jacob倍感骄傲。他去买东西,总喜欢问摊主“你看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家猜他是“华侨”,他就特别开心。“那次去西安,他买了好多具有陕西特色的手工刺绣的中国龙,说是回去送给朋友。
    在东华,像Jacob这样以汉语为纽带重建亲情和民族归属感的华侨华人学生很多。2006年,担任暑期汉语课程中级口语课的林俊艳老师对一对意大利兄弟华侨生印象特别深,“哥俩只会说点温州话。有一次,我教他们在老人过生日时应该说的‘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结果,哥哥再来上课时激动得不得了。”原来,周末爷爷过生日,兄弟俩现学现卖,爷爷高兴得不行。后来,哥哥还把同是第二代海外温州人的女友也带来学习。

印尼侨生成“董家渡达人”

    2004年,印尼华侨生洪文进入东华大学拉萨尔学院学习服装工程,并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进修汉语。记者约她采访,她爽快地答应下来:“周末我去董家渡买布,我们一起去吧。”
    在董家渡服装面料市场,记者笑着问洪文要不要帮忙砍价,洪文故作惊讶地说:“我也是中国人啊。”然后,她指着市场后面的一条小弄堂,笑着反问记者:“你去过外仓桥街吗?那里才是面料最妖、价格最低的地方。”然后,洪文很识货地在路边摊上买了两只热乎乎的“老虎脚爪”送给记者:“上海其他地方可很难买到这个啦。”
    洪文对这条小路如数家珍:“学服装设计,几乎每周都要采购一次面料、辅料。我们需要的量少、种类多,城隍庙要批发才能便宜,这里最和算。”在路边看似不起眼的面料仓库里,洪文熟门熟路,一会翻出几块精美的绣片,“这个做礼服可以用上”,一会找出一叠造型优美的盘扣,“这是最好的中国元素”。
    最初因为中国教师的介绍,洪文知道了董家渡,两年的摸索,她修炼成了“董家渡达人”。外国同学也都跟着她把董家渡当成了采购基地,“他们说我到底是中国人。”对于同学的夸奖,洪文最喜欢这句。
    董家渡让洪文着迷,她在这里即将动迁的屋墙上学会了汉字“拆”,学会了“把零头拉掉吧”的上海式讨价还价。“我喜欢中国老师。刚来的时候,第一次经历这么冷的冬天,我和一个在华侨班学汉语的朋友,有一次悄悄用饮水机的热水灌热水袋。恰好被学院的老师看到了,我们当时都想,肯定要挨批评了。没想到,第二天,那个老师告诉我们应该去哪儿打开水,还送给我们俩一人一双手套。”
    现在的洪文,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淘宝店了,董家渡里淘来的特色小玩意儿成了她招揽生意的武器。

(来源:上海侨报 2009年11月27日 记者:陈丽伟) 

撰写:上海侨报记者陈丽伟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