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9-06-18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6月15日,2019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我校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协办,论坛主题为“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出席,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全国近二十所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来自《江海学刊》《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期刊、媒体相关人员与会。

(论坛开幕式现场)

徐炯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一是要研究把握其中所追求的伟大目标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二是要研究把握其中所凝聚的根本时代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要研究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鲜明的人民立场,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也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四是要研究把握其中所贯穿的重要科学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问题思维。五是要把握其中所具备的宽广世界眼光,这样才能真正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宽度,才能真正形成具有话语权、说服力的理论成果,才能真正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他希望上海理论界专家学者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讲话)

舒慧生在论坛上致欢迎辞,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丰富多样的理论成果,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本次论坛为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十八来以来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学术对话搭建了一个高水平交流平台。相信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交流,能够为党的理论创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重大问题的研究作出新贡献。舒慧生还介绍了我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说,学校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本次论坛对东华马院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研讨能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致欢迎辞)

在主题发言阶段,中山大学教授徐俊忠作了题为“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定位——在革命党、执政党和领导党之间”的发言,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谈到,中国共产党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以“发展要平衡”为题,强调哲学工作者应当研究创新和协调的哲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论、创造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发言的主题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开拓性价值”,他说,马克思主义对理论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关于理论思想和实践的关系,很重要的是坚持理论创新。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要素创新”为题,深刻解读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考”为题,从政治哲学视角分享了关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思考。

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交流,从不同角度对党的理论创新进行了诠释,交流气氛热烈。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治东在总结发言中谈到,根据新的实践成果和时代特点以及最新国内外形势和矛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体现出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特征,有很大理论阐释空间。此次论坛主题鲜明,与会专家学者富有前瞻性的研讨,闪烁着理论智慧,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的理论创新与担当。

校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论坛。

视频: 摄影:于小越 撰写:于小越 信息员:曹小玲 编辑:孙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