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筑梦人 | 初心不忘,教学是个良心活
——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敬红

发布时间:2019-09-07发布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材料学院

马敬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从1993年工作至今,2019年已是马敬红教授在讲台上的第26个年头。她热爱讲台扎根教学一线,主讲的《高分子物理》、《高技术纤维》分别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她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坚持每年暑假带领本科生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在近四十度高温的车间里给学生讲解工程应用;她连续5年担任本科新生的“博导班主任”,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说,教学是个良心活,育人的初心不能忘。

 课堂教学要拓展广度和深度

“同学们,你们知道开水倒入塑料矿泉水瓶,瓶子会变形,这是什么原理呢?”“什么样的塑料袋包装食品才安全?”……在《高分子物理》课堂上,马敬红老师经常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小常识把学生“领进门”,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知识点讲解透彻。她还注重教研相长,将科研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知识。她主讲的《高分子物理》成为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马敬红教授讲授高分子物理课程)

马敬红教授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讲台永远是最踏实也是最温暖的地方。从教26年来,从材料学院一名普通的教师到系主任再到现在的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她始终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每一堂课她都会认真备课,紧跟时代更新知识库,适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作为老教师,她不囿于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先人一步”。

(学生编辑运营高分子物理微信公众号 拓展课外材料领域学习内容)

早在2017年,马敬红就开始探索引入微信公众号作为课外拓展教学内容,在“高分子物理学”公众号上,“木头也能变透明”、“从港珠澳大桥浅谈粘弹性阻尼材料”……这些生动有趣又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结合的微信推文都出自材料学院学生之手,同学们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编排成微信推文,至今已累计发布千余篇。在马老师看来,互联网时代,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变通,变“堵”为“疏”才是正道,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得好,更要主动在课外汲取前沿知识。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如今《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光电材料》等课程也相继应用。

 (马敬红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

课堂教学不仅要延伸广度,更要拓展深度。为了补足本科教学中工程实践这块短板,培养真正对社会有用的新工科人才,马敬红教授每年都会坚持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前往广东等地的知名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半个月时间,老师和同学们白天在近四十度高温的工厂车间认识学习,晚上查阅资料,汇报交流,忙到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情。黄海燕同学在实习心得中反馈,“实习好似一次‘魔鬼训练’,却体验到了课堂里无法看到的企业生产流程,掌握了大量课本上都不一定会提到的专业知识,对我们以后的课程学习有诸多裨益。”  

教学管理要回归育人本位

在讲台上,马敬红是一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走下讲台,马敬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潜心在教学管理和改革领域进行钻研。

在担任材料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期间,马敬红老师带领大家凝心聚力,从“准研究生制”本科生培养新模式、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新途径、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兴趣驱动互联网+实践教学新方法等多方面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5年11月起马敬红教授开始担任材料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三个本科专业,80余人的教学团队,为了发挥出最大合力,马敬红以专业工程认证为抓手,建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监督和持续改进机制,切实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各项措施。在马敬红教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最新版的《本科生学生手册》,她说,教学管理好比行军打仗,要讲究兵法,在管理上要张弛有度、更要回归育人本位,遇事要换位思考,她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学院建立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制度,通过老教授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 

(马敬红老师为学生答疑)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8年,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中,材料学院“多维度全过程,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由马老师领衔的“材料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最可喜的是在该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学院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积极参加大学生科创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及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明显增加,5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马敬红教授担任本科生博导班主任开新生班会)

“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是教师最大的成就!”马敬红教授说,教书育人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马敬红还挤出时间担任本科生的“博导班主任”,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涯规划,言传身教为学生在学习、科研、人生等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26年来马敬红教授扎根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她用不计回报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着一名师者的初心。她说,她只是做了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做的事,而这样的老师在东华还有很多,他们怀揣着一颗赤诚的教育心,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为学生成长成才亮起引路明灯,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视频: 摄影:王宇 部分图片由本人提供 撰写:朱一超 信息员:朱一超 编辑: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