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解放日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署名文章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发布时间:2021-07-22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者按】2021年7月22日《解放日报》第8版刊登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治东教授署名文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章从把握政治定向的关键、提高政治站位的保障、加强政治自觉的实践需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项根本制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项根本制度,为把握政治定向、提高政治站位和加强政治自觉提供了政治保障。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把握政治定向的关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仅是我们党一百年来对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把握政治定向的关键。

从人类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社会主义500年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100年历史的进程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就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了历史在当下的行进形态,不断围绕时代问题,把握时代要义;抓住了历史主体,凸显人民性向度;正视了社会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路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将其转化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提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

提高政治站位的保障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其覆盖面并不只在狭义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包括广义的意识形态领域。一些人以所谓客观性、中立性等要素“去意识形态化”,其结果必然是以自由主义的立场取消党的领导地位、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实现对所有领域的全覆盖。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丢失了思想上的“根”和“魂”,那么共产党就不再是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是社会主义,就走上了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被限制在特定领域的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改变人类历史命运而生的,是在广阔社会生活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鲜活的思想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物质力量。

加强政治自觉的实践需要

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更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现实发展的实践需要,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其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百年党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传播为起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论飞跃,通过创新理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并引领时代,这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功能。为保障道路不偏向、江山不变色,保证国本永固、事业长青,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内在一致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领域真理性的体现。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开辟正确的道路,放弃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就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

其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当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立足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既面临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历史昭示我们,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得不好,思想认识就会混乱,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所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够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凝聚起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视频: 摄影: 撰写:杨晶静 信息员:曹小玲 编辑: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