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追忆周勤之院士:蔼然仁者 大师之风

发布时间:2022-06-13发布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嘉言懿行,垂范后人。近日来,周勤之院士曾经的同事、师生等纷纷深切追忆缅怀先生的为人为学和工作生活点滴。大师远行,他的背影,让我们久久凝望。

图片

心系发展,风范永存

“周勤之院士坚持立德树人,在科研与管理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科学报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与周勤之院士在机械工程学院共事了11年的副校长陈革回忆道,周先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他。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在2008年成立了“东华大学磨削研究所”,周先生担任所长,带领团队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经过艰苦攻关,取得诸多成果;在学术交流方面,周先生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为全院教师和研究生介绍前沿科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他积极为学院和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平台,为中青年教师策划课题,取得若干产学研合作成果;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他为青年教师赴海外留学牵线搭桥,并亲自制定留学计划;在人才引进方面,他力荐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受聘我院,充实了学院的学科实力……他始终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单鸿波回忆道,周勤之先生是一位慈爱的长者,是关心和支持青年教师的尊者。自2006年学院搬迁至松江校区以来,先生不顾舟车劳顿,定期来松江校区指导教学科研。每次交谈,他宛如家中慈爱的长者,毫无距离感,倍感亲切。本人作为一些工作的参与者、亲历者与见证者,深深感受到先生始终牵挂学院的发展,不遗余力支持学院的学科建设。

“周院士思路特别清晰,学问特别精深,相处特别温和。”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朱世根回忆说:“我与周勤之院士在同一个支部,有过较多工作上的联系和接触。聆听过他关于超高速精密磨削加工的学术报告,和他探讨过成立磨削所的设想,在校学术委员会上听取过他对机械学科发展的建议等。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望之蔼然,近之亦温的大师。”

图片

“2007年学院申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上海市重点学科,当时有教师信心不足。”机械学院原院长王生泽回忆说:“周院士亲自把关,通过他对申报各学校的全面了解,细致分析彼此不足与优势,最终领衔申报获得了成功。周院士作为著名的精密机床及工艺大家,有着丰富的业界经历,是我们东华大学,特别是机械工程学院非常敬仰和需要的大师级领军人物”。

加快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相关研究,周院士来东华之后念兹在兹。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李蓓智回忆起在周院士的指导下,带领团队瞄准精密制造、快速成型等关键领域发力、制定学科发展计划的点点滴滴。她说,在周院士的推动下,该学科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2007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09年,周院士与山东大学艾兴院士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共同开展“超高速工艺与装备”的相关基础研究,2011年获国家973项目资助。东华大学研究团队,以高速磨削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高速磨削材料绝热剪切激变行为及其去除机理,提出了脆硬材料的延性域磨削机理,相关理论和技术目前正在用于解决国产高端精密轴承寿命的关键制造工艺难题。

机械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孟婥教授说,初到东华时有幸聆听院士系列讲座,先生粉笔板书,每次连讲2小时;评教授时申报材料中的1篇论文获院士好评,先生的批注依然留存;我分管研究生工作后,院士对学科方向、课程设置等给予诸多指导。

“周勤之院士是一位从工人起步、从工厂走出的磨削机床专家,一生勤勉好学,孜孜不倦,勇于实践,充满了传奇色彩,为我国高精密加工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邹鲲回忆说,“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与老先生见面时的情景,他独自一人从电梯间走出,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步伐快而坚定,完全看不出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交谈中,语气清晰平和,平易近人。讨论中,记忆力惊人,各种技术来龙去脉,如数家珍,甚至各个关键技术创造者的姓名时间,都记得十分清晰,令人叹服!“

师泽如山,育人无声

作为从企业中、实践中走出的院士,周勤之对企业的技术问题一直具有浓厚的兴趣。一直勉励师生要将大学的科研工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他时刻关注企业制造技术的进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推动国家的进步落到实处。在与企业的具体合作中,躬身亲行,时刻关注技术的难点与细节,为企业排忧解难。

机械工程学院闫如忠老师在博士论文答辩时与周勤之院士相识,在他心里,周院士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生活中的好长辈。他回忆道,周院士来学院工作后开设了“院士每周专题系列讲座”,虽然当时周院士已年近耄耋,但讲起课来依然声音洪亮、目光炯炯有神,讲座内容不仅涉及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还涉及他自身科研工作经验以及精密制造方面的技术绝活,每次开讲都座无虚席。周院士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尤其令闫如忠老师铭记于心的,是在他2011年去英国Canfield大学公派访问前,周院士亲自邀请他到家里,就往返路途、海外生活、科研方向、与海外导师交流等面临的问题对他细心嘱咐,并主动拿出自己的科研酬金14000元来资助他在英参加高端学术培训。留学期间,周院士更是经常用英文与他邮件往来,关心他在海外的生活,悉心指导他在留学科研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图片

“读博士,不能怕苦怕累,不做实验,拍拍脑袋就想结果万万不行;要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必须做实验。”周院士的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董婉娇说,周院士是一位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人。尤其记得在刚开始读博士时,他教导我说,读博士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基础工作,还要做工程验证,不能马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解决科研上的问题。而当时已经86岁高龄的周院士仍然坚持每周来学校,坚持科研。周院士曾说,他是一个没有正规学历的院士。但他不断学习、一丝不苟、求真务实,这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图片

周院士的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教师郭维诚说,周院士是东华大学机械学院磨削研究所的创立人,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机械制造系有超过40%的研究生从事磨削加工及相关精密制造研究。自己入校时恩师已是85岁高龄,虽然行动不便,但精神矍铄,与同学们讨论时依旧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因项目合作原因,在和上海机床厂的老师傅们交流时,他们也会经常提及恩师昔日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埋头苦干的点点事迹,令自己触动颇深。周院士在磨削加工领域辛劳耕耘七十载,视科学研究工作如生命,一生淡泊名利、求真务实,他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大家。

“周院士入职东华大学后,我成为了他的秘书,也非常幸运能做他的秘书。以前经常陪他出差,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95岁高龄,仍心系解决技术难题。”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戴惠良老师回忆说,这是今年1月24日的周院士的手稿,他一直想他把以前在机床厂研究的2项技术能够产业化,也做过样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行,浙江帅锋是一家技术型民企,做高速冲床的,以前周院士也曾去过该公司,他看后非常高兴,对该公司研发很赞赏,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所以今年1月手稿提到该企业,想去做这二个项目,以实现他曾有的憾事。

图片

“青年要感到肩上的负担很沉,只有大家挑起来,国家才能上去。”任祉达博士说,清晰记得当年周院士慷慨接收我为学生,为我的博士生涯打开了一扇门。导师的话不时在耳畔响起,鞭策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在上海机床厂工作五十余年,周院士从工程实践中走来,走到东华大学三尺讲台,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投入到培养学生。恩师教导如在耳畔,我深感担子沉重,定将努力不负期望,继承和发扬导师爱国奋斗、献身科学、服务人民的精神,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大师远行,淑德流芳。


视频: 摄影: 撰写:李宁蔚、彭这华 信息员:邓士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