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东华大学如何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再攀高峰?在近日的新学期干部大会上,徐明稚校长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从理念、思路和措施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全校上下应围绕本学期重点工作,立足改革创新,积极寻求学校的新跨越。
在回顾“十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情况时,徐校长指出:随着松江校区的基本建成,学校在办学空间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教室宿舍、仪器设备、资产财务等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层次结构得到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实现了数量的拓展和布局的优化。在国家重大科研教学奖励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不少还属于建校历史上“零”的突破。对照“十五”以来表征学校发展的系列基础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基本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进展明显。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徐校长指出,新学期学校的行政工作重点涵盖“十一五”规划、“迎评促建”、“新一轮学科建设和研究生院申报”、“科研和产业”、“211验收和立项”、“校园建设和布局调整”、“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国际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等十大方面。
谈到“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徐校长明确:树立“小富即安则退,居安思危则进”的理念是关键,借鉴兄弟院校的发展情况和总结学校“十五”的完成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不少工作进步很大,只要抛弃“保守”思想,树立雄心壮志,跨越式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十一五”期间,学校要坚持致力于“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结合国家经济和上海城市发展的需求,从学校的工科背景出发,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学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不可能以规模取胜,一定要在“特色”和“质量”上做文章。学校会对高目标工作给予高投入,并与目标的动态实现挂钩。
谈到“学科规划与建设”时,徐校长提出:学科布局决定了学校的种类,是综合性、多科性还是专科性;重点学科和学位点数量决定了学校的层次;学科水平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声望。所以学校必须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发针,将“学位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本年度要力争研究生院申报成功。在具体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创造大家都有发展机会的氛围,学校将视有无学科带头人等情况进行投入,学校投入主要用于平台建设。尤其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学校将积极推进校级、院级共享平台的建设,避免“重复购置、重买轻管”现象,提高设备利用率。徐校长再次强调:学科建设,人是内因,是关键因素,要有好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从生物所等部门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开辟建设特区,注重机制创新,抓好优质人才引进,强化带头人的素质,学科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学位点的建设应立足高起点,重在从研究所做起。但学位点工作只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要重视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力增若干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提高学校的层次和水平。
谈到“211工程”“科研与产业工作”时,徐校长结合国家科技大会的有关精神,指出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学校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针对国家计划重点发展领域,争取科研与产业工作的新发展。目前,全校上下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势头较好,要在争取“十五”“211工程”项目验收“优秀”的基础上,趁势做好“十一五”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对重大科研基地,学校不仅要积极申报新的国家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更要切实加强已有基地的建设,基地不是课题组,要通过基地建设聚队伍、出成果,可探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遴选德才兼备的基地负责人。学校还要探索构建军工科研支撑体系,加速发展人文社科研究,积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同时学校要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避免经费过度向个人倾斜,并加强校办产业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
谈到“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徐校长强调: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关键还是在于人,必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队伍”涉及师资、辅导员、干部、实验室人员及职工等多方面,具体建设要以“正确的理念、识人的慧眼、用人的雅量和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徐校长引用周济部长的“三个一流”,即“选拔一流学生、派往一流学校、师从一流教授”,强调学校尤其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现状,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非教师人员不得随意转至教师岗,二是教师必须科研与教学并重。对新员工,学校将试行人事派遣制度,从创新思路、创新制度的角度,加强用人管理。结合用人制度的改革,学校将探索改革分配制度,力求突破“学校目标多元,教师职责多元,而分配单元(以教学工作量为主),实际工作也单元(仅重教学)”的局面,强化分配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固定+奖励”的工资分配模式,其中固定部分面向常规工作,奖励部分则面向增实力和上水平的业绩。徐校长还对“人多,反而人浮于事”、“专职多,人员不一定专心”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醒要各部门要辨证看待“人多”与“人少”,“专职”与“兼职”对促进工作的关系。
徐校长强调,新学期要举全校之力打两场攻坚战,一是“迎评促建”工作,二是申报研究生院工作,这两项任务事关学校发展大计,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总结学校的两次自评情况,全校上下要及时调整状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深入调研学习,整改突出问题,落实工作方案,确保评估“优秀”。学校还要按计划、按进度配合做好松江校区体育馆等单体建设、延安路校区的布局调整及校史馆、科技成果馆、纺织博物馆、服饰博物馆等四大馆室的改造任务。关于申报研究生院,此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要全力做好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申报成功。
针对“校园建设和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徐校长指出,如今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切不可因改善而浪费资源,在房屋分配时要从院部未来发展的角度安排好预留房;对资源供建方与使用方的矛盾,基建、后保部门与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理解沟通,及时解决所发现问题。徐校长还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对大力推进优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和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近期要重点推进与纽约时装学院(FIT)等的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人次力争突破2000。
谈到“校园文化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时,徐校长指出:国家发展,创新的背后是科技,科技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的背后是文化。学校发展也是如此,文化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校训、东华精神和三个兴校等承载着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全校上下要深刻领会、大力弘扬其内涵与实质。徐校长强调校训“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中的“崇德”,对我们教职工要言,就是要师德高尚,要营造为人师表、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践行“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东华精神,对我们教职工要言,就是要针对现状,首先树立起争创“一流”的内在需求,营造有利于发展,健康的舆论环境。在谈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时,徐校长指出,近年来这一理念已逐步为教职工所接受,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还有差距。尤其是管理问题,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究其根本还是观念问题,还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学校上下尤其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力求“人尽其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关注效益”,改革投入产出机制,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徐校长最后强调:新学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学校发展任重道远,但学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全校上下只要下定决心、统一思想、鼓足干劲,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就能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在回顾“十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情况时,徐校长指出:随着松江校区的基本建成,学校在办学空间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教室宿舍、仪器设备、资产财务等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层次结构得到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实现了数量的拓展和布局的优化。在国家重大科研教学奖励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不少还属于建校历史上“零”的突破。对照“十五”以来表征学校发展的系列基础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基本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进展明显。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徐校长指出,新学期学校的行政工作重点涵盖“十一五”规划、“迎评促建”、“新一轮学科建设和研究生院申报”、“科研和产业”、“211验收和立项”、“校园建设和布局调整”、“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国际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等十大方面。
谈到“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徐校长明确:树立“小富即安则退,居安思危则进”的理念是关键,借鉴兄弟院校的发展情况和总结学校“十五”的完成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不少工作进步很大,只要抛弃“保守”思想,树立雄心壮志,跨越式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十一五”期间,学校要坚持致力于“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结合国家经济和上海城市发展的需求,从学校的工科背景出发,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学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不可能以规模取胜,一定要在“特色”和“质量”上做文章。学校会对高目标工作给予高投入,并与目标的动态实现挂钩。
谈到“学科规划与建设”时,徐校长提出:学科布局决定了学校的种类,是综合性、多科性还是专科性;重点学科和学位点数量决定了学校的层次;学科水平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声望。所以学校必须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发针,将“学位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本年度要力争研究生院申报成功。在具体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创造大家都有发展机会的氛围,学校将视有无学科带头人等情况进行投入,学校投入主要用于平台建设。尤其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学校将积极推进校级、院级共享平台的建设,避免“重复购置、重买轻管”现象,提高设备利用率。徐校长再次强调:学科建设,人是内因,是关键因素,要有好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从生物所等部门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开辟建设特区,注重机制创新,抓好优质人才引进,强化带头人的素质,学科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学位点的建设应立足高起点,重在从研究所做起。但学位点工作只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要重视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力增若干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提高学校的层次和水平。
谈到“211工程”“科研与产业工作”时,徐校长结合国家科技大会的有关精神,指出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学校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针对国家计划重点发展领域,争取科研与产业工作的新发展。目前,全校上下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势头较好,要在争取“十五”“211工程”项目验收“优秀”的基础上,趁势做好“十一五”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对重大科研基地,学校不仅要积极申报新的国家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更要切实加强已有基地的建设,基地不是课题组,要通过基地建设聚队伍、出成果,可探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遴选德才兼备的基地负责人。学校还要探索构建军工科研支撑体系,加速发展人文社科研究,积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同时学校要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避免经费过度向个人倾斜,并加强校办产业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
谈到“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徐校长强调: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关键还是在于人,必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队伍”涉及师资、辅导员、干部、实验室人员及职工等多方面,具体建设要以“正确的理念、识人的慧眼、用人的雅量和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徐校长引用周济部长的“三个一流”,即“选拔一流学生、派往一流学校、师从一流教授”,强调学校尤其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现状,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非教师人员不得随意转至教师岗,二是教师必须科研与教学并重。对新员工,学校将试行人事派遣制度,从创新思路、创新制度的角度,加强用人管理。结合用人制度的改革,学校将探索改革分配制度,力求突破“学校目标多元,教师职责多元,而分配单元(以教学工作量为主),实际工作也单元(仅重教学)”的局面,强化分配机制的导向作用,建立“固定+奖励”的工资分配模式,其中固定部分面向常规工作,奖励部分则面向增实力和上水平的业绩。徐校长还对“人多,反而人浮于事”、“专职多,人员不一定专心”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醒要各部门要辨证看待“人多”与“人少”,“专职”与“兼职”对促进工作的关系。
徐校长强调,新学期要举全校之力打两场攻坚战,一是“迎评促建”工作,二是申报研究生院工作,这两项任务事关学校发展大计,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总结学校的两次自评情况,全校上下要及时调整状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深入调研学习,整改突出问题,落实工作方案,确保评估“优秀”。学校还要按计划、按进度配合做好松江校区体育馆等单体建设、延安路校区的布局调整及校史馆、科技成果馆、纺织博物馆、服饰博物馆等四大馆室的改造任务。关于申报研究生院,此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要全力做好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申报成功。
针对“校园建设和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徐校长指出,如今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切不可因改善而浪费资源,在房屋分配时要从院部未来发展的角度安排好预留房;对资源供建方与使用方的矛盾,基建、后保部门与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理解沟通,及时解决所发现问题。徐校长还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对大力推进优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和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近期要重点推进与纽约时装学院(FIT)等的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人次力争突破2000。
谈到“校园文化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时,徐校长指出:国家发展,创新的背后是科技,科技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的背后是文化。学校发展也是如此,文化会起决定性的作用。校训、东华精神和三个兴校等承载着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全校上下要深刻领会、大力弘扬其内涵与实质。徐校长强调校训“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中的“崇德”,对我们教职工要言,就是要师德高尚,要营造为人师表、全员参与的育人环境;践行“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东华精神,对我们教职工要言,就是要针对现状,首先树立起争创“一流”的内在需求,营造有利于发展,健康的舆论环境。在谈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时,徐校长指出,近年来这一理念已逐步为教职工所接受,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还有差距。尤其是管理问题,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究其根本还是观念问题,还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学校上下尤其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力求“人尽其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关注效益”,改革投入产出机制,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徐校长最后强调:新学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学校发展任重道远,但学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全校上下只要下定决心、统一思想、鼓足干劲,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就能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