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九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终审决赛暨总结表彰会在我校延安路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上海科学院院长钮晓鸣,上汽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李乐平,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主任郁增荣,上海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调研员陈凯,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副主任凤慧娟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我校共有7项团队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3项,钟珂、周亚素、亢燕铭、王宏志、张青红获评优秀指导教师,邵楠获评杰出工作奖,同时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和杰出贡献奖。校团委书记张晓冬代表承办单位作展示评优活动工作总结。
在终审答辩环节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所高校的13个创新项目负责人就作品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应用前景等进行全面阐述。经与会专家评审讨论,同济大学“新型椎间孔镜手术定位系统”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单边手持式电极修磨器”项目、东华大学“基于纳米碳材料的柔性智能材料”项目获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同时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选送的10个创新作品获得一等奖。
据悉,第九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协办,东华大学承办。本届“上汽教育杯”展示评优活动秉承科学精神,围绕“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导青年学生注重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以身边科学为基础,创作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和实用价值的科技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感、群众性和创新性。本届活动共有来自27所高校的257件作品申报,经过初评、复评、终审答辩等环节,共评选出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58项,优胜奖70项。
附件:我校获奖作品信息一览
奖项 | 作品类别 | 项目名称 | 第一作者 | 指导老师 |
特等奖 | 能源化工 | 基于纳米碳材料的柔性智能材料 | 穆九柯 | 王宏志、张青红 |
一等奖 | 能源化工 | 一种地下埋管式新风预冷 (热)系统公交站台 | 李贺 | 钟珂、周亚素、亢燕铭 |
二等奖 | 能源化工 | 用于热管理的大面积石墨烯导热薄膜的连续化制备技术 | 郭洋 | 王宏志、李耀刚 |
三等奖 | 管理 | 沪市上市公司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薪酬水平的关系研究 | 陈海燕 | 张丹 |
优胜奖 | 能源化工 | 低成本绿色环保不对称电容脱盐装置 | 蔡文姝 | 刘建允 |
优胜奖 | 能源化工 | 掺杂多级孔碳(酸碱)双效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武明杰 | 乔锦丽 |
优胜奖 | 能源化工 | 多彩自供能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设计与组装 | 李然 | 王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