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每日之星 | 帮助学生打通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任督”二脉——记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秋波老师

发布时间:2016-09-08发布部门:宣传部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编者按】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东华校园里,每年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都会涌现出一批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在2016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在这个收获的秋天里,学校校园网、校方微信微博、校报等校园媒体策划推出“感念师恩·每日之星”专题,期待您跟随校园记者走近“东华好老师”。

帮助学生打通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任督”二脉

——记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秋波老师

  

在我校计算机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专业上教得了“武功”,网络上玩得转“易班”。最近,他又被学生评为了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就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的黄秋波老师。

专业学习好比“练武功”

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四年的大学学习中,C语言的学习显得至关重要。计算机学院的黄秋波老师主要负责大一学生的C语言和C++面向对象的课程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C语言和数据结构就相当于人体的任督二脉,学好了这两门课,就相当于练习武功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不会存在大的困难。”在同学们眼里,黄秋波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敬业、学识渊博的老师。黄老师常借用练习武功来比喻专业学习,这种诠释让每一名上过黄老师课的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秋波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

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2009年,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自编了C语言实验讲义。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同学们因为基础差异,学习进度也明显差距,他便根据大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成三个班:快班、中班、慢班,为每个安排了不同的进度,最大化地实现因材施教。每周四晚上,他还会准时出现在机房,义务为同学辅导上机。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学生的C语言水平整体有了提高。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的上机辅导讲义逐步细化、修正,目前已形成一本200多页的教材。

“24小时内必须回复学生问题”

随着“易班”的推广使用,黄老师还在“易班”上创建了班级“C/C++学习园地”,鼓励同学们在上面发帖提问、互相讨论。黄老师向同学们承诺:“我每天都会上易班,你们的发贴我会在24小时内回复”。黄老师以这种方式帮助同学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维护着学习的自信心。为了遵守承诺,黄老师每天不管忙到多晚,都会上易班浏览帖子,然后一一回复。

C语言的学习需要做大量的编程练习,黄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在学习C语言的一个学期里编80到120个程序。按照一个班60个同学,每个同学上交100个程序计算,黄老师每个学期需要批改6000个程序。面对如此大的批改量,如何更快地给予学生反馈成为摆在黄老师面前新的问题。

2015年6月,黄老师决心仿照众多学校的ACM训练用的在线程序提交系统,自主开发一个C语言作业提交系统,实现作业提交、判定、统分的功能。该系统的上线帮助黄老师更好地发现同学编程能力的学习进度,给予更多的方向性的指导。在这个系统的帮助下,2016年春季C++课程,黄老师所教班级的C++平均分大大超过年级平均分。


黄秋波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辅导学生专业学习

黄老师长期担任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自编C语言实验讲义,利用“易班”助力教学,开发程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打通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任督”二脉,成为这位“好老师”的魅力所在。

视频:   摄影: 王宇撰写:朱佳樑  信息员:朱佳樑  编辑:陈前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