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关工委”)自成立至今已有20年。20年来,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教育部关工委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指导下,我校关工委队伍逐步壮大、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工作内容与时俱进,基本形成了一支由党委领导任主任、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在职干部共同参与的骨干队伍;凝练了以育人为主线,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人才培养等为一体工作内容。坚持方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校关工委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95年5月,学校党委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卫党委的文件精神,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校关工委历届领导班子及成员
第一届关工委于1995年5月11日成立,时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楚武同志任主任;原党办顾问刘洁同志、退管会办公室主任程莲仙同志任副主任;苏慧娥、施荣瑜、刘宇青、刘汉林、周苏苏、潘恩惠同志任委员;
第二届关工委于2001年4月11日换届,时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楚武同志任主任;原纪委书记梁方义同志、原退管会办公室主任程莲仙同志、原宣传部部长迟雪琳同志任副主任;汪绍兰、金敏华、刘汉林、顾臻凯、王克斌、吉启华、何雅同志任委员。
第三届关工委于2005年1月19日换届,时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以刚同志任主任;原纪委书记梁方义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原退管会办公室主任程莲仙同志、原宣传部部长迟雪琳同志、原退管会办公室主任张道生同志任副主任;汪绍兰、金敏华、刘汉林、顾臻凯、王克斌、吉启华、何雅同志任委员。
第四届关工委于2010年3月8日换届,时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以刚同志任主任;时任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同志、原纪委书记梁方义同志、时任组织部部长施荣瑜同志任副主任;汪绍兰、吴美芬、朱辉、章潭莉、岑洁、刘淑慧、葛建忠、刘汉林、吴良、林文伟、曹春城、徐晶、郭大宁、崔运花、何雅、孙莉、林惠英同志任委员。
第五届关工委于2013年6月24日换届,原纪委书记梁方义同志任顾问;时任党委副书记殷耀同志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同志、原党委副书记浦解明同志、副校长邱高同志、时任组织部部长崔运花同志任副主任;朱辉、范崇文、张元明、严鑑华、卫玲琍、岑洁、耿绍宁、吴良、舒慧生、任晓杰、韩哲宇、黄玉中、曹春城、袁孟红、王新厚、何雅、林文伟、葛建中、孙莉、李征、唐建中、焦庆堂同志任委员。
第六届关工委于2015年12月7日换届,原纪委书记梁方义同志任顾问;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同志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同志、原党委副书记浦解明同志、副校长邱高同志任副主任;范崇文、耿兆丰、严鑑华、卫玲琍、岑洁、耿绍宁、姚卫新、舒慧生、任晓杰、张晓冬、黄玉中、曹春城、袁孟红、王新厚、戴蓉、林文伟、朱英、孙莉、李征、唐建中、杨建平、沙国华、林嵘、陈小立同志任委员。
2、校关工委五个功能组的创立
银发讲师团。校关工委银发讲师团于2000年前后逐步建成。最初主要有陈瑞琪副校长、张佩良教授、周启澄教授、苏慧娥副教授等几位同志以后逐步扩展,其成员主要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关心学校发展、热心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的离休干部、老教授、老领导等组成。主要向青年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以自己亲身经历现身讲学、言传身教,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引路导航。
老教授教学巡视组。2004年,学校教务部门为了发挥老同志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组建了由8位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老教授教学巡视组”,对本科生教学过程进行巡视督查。以后发展为校聘教学巡视员,成员也有调整补充。
老教授咨询组。2005年5月,在教务处支持下,在退管会、退教协的积极组织下,“老教授咨询组”在退教协大纺化分会里成立,由化工学院、环境学院和材料学院中的18位老教授组成,采取个别谈心、面对面探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和生活的咨询。
特邀党建组织员。2011年,学校党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高等学校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的意见》(教思政厅〔2010〕2号)精神,组建了一支由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组成的特邀党建组织员队伍,成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研究生督学组。2012年5月,在研究生部的积极组织下组建了由来自8个学院的10位退休老教授组成的“研究生督学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了解学校研究生教学现状,提出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通过审阅论文对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对研究生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监督和指导。
3、校二级关工委的成立和全覆盖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精神,校关工委积极推进学院二级关工委建设。各学院党总支加强领导、创造条件、积极筹备予以落实。2004年10月纺织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2004年12月,计算机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2008年12月,材料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2009年,管理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2010年12月,化工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2011年,机械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关工委分会先后成立;2014年,人文学院、理学院、服装学院、外语学院关工委分会先后成立。至此,学校二级关工委分会实现了全覆盖,校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完善。
二、寸草春晖 砥砺前行——关工委20年工作历程
1、银发讲师团与时俱进传播正能量。2004年,银发讲师团成立以后,校关工委为了能够更好地协助主渠道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在校关工委领导班子老同志马列主义读书会基础上广纳贤才,成员数从刚开始时的三、四名,扩展到18名。按照“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自觉奉献”的原则。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党史国情”、“人文素质”、“科技创新”、爱校荣校”等专题,报告内容新颖,丰富精彩。在党委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关工委讲师团现被纳入了全校大学生形势任务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成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教育资源,开展了更有规范性、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自2004年以来,参加听讲座的有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共813场次、93873人次;2007年,银发讲师团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8、2014年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2007年,校关工委银发讲师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 “先进集体”;
2、老教授教学巡视组深入教学一线,助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2005年起,老教授巡视组从抽查试卷、开展专题调研;应聘教师试讲评估、实验室建设评估、教学评估;对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实验等多个环节进行巡视,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同时,定期出版“教学巡视简报”,对巡视中发现涉及教风学风、学校管理、学科建设,以及有关学生培养与成长的重大问题,都会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对症提议,向学校建言献策。学校教务部门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每年编印本校教师《教学经验文集》,并设立了“优秀教学奖”;完善了“学分制”,学院建立了“班导师制”。这些有效举措的提出,对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专业建设、教学管理,都发挥了很好的推进作用。2007年起老教授教学巡视员从原教务处聘请改由学校聘请。2012年,老教授教学巡视组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
3、老教授咨询组开展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咨询,当“大学生的心灵导师”。我校老教授咨询工作队伍由当初的三个学院逐步扩大到目前的12个学院,有71位曾担任一线教学、科研工作的老教授加入。老教授们注重与学院党总支、学生辅导员、关工委分会沟通,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产生的根源,为开展咨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老教授们根据每学期不同任务和特点,提前做好工作计划,使咨询组的每一个成员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开展一对一咨询、小型座谈会和专题咨询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入党、就业、恋爱、出国等各方面问题进行“谈心、交流、释疑、解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及时加油充电。2009年,老教授咨询组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
4、特邀党建组织员助力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特邀党建组织员实行“集中调研巡查与分点工作相结合,以深入各学院分点工作为主”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深入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开展“传、帮、带”,努力当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好助手”。通过每个月赴一个学院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开展全校基层党建互查工作等形式,重点围绕支部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学院党支部书记、培养联系人党建工作培训,审阅入党申请书,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谈话,入党积极分子答辩会等方面进行。为基层破解工作难题出谋划策,在党员培养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监督作用。在他们的建议下,我校已建立了“思想汇报审阅登记单”、“党员发展前的预答辩”等工作制度,为加强过程培养、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特邀党建组织员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
5、研究生督学组积极促进学校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研究生督学组目前有14位专家教授组成,听课课程范围涵盖了全校12个学院。负责对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教学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估,并对教学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督察。同时做好已授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和评价工作,并对开题、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进行巡视。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学督学工作的开展正走向正规化和常态化,逐步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制度,研究生督学工作已成为我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2015年,研究生督学组被上海市教育系统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
6、注重区校合作共建关心下一代工作平台。2005年,我校在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首先提出与区政府联手共建。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共同推进关工委工作的合作交流。我校与长宁区关工委签订了共建协议。通过深入街道、社区和学校进行宣讲与座谈、组织研究生访问老红军、邀请老干部到我校举行讲座活动等,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能较早的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随着工作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展,我校还分别与上海市纺织工程协会、纺大小区、东华附属学校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合作范围也更加广泛。
7、学院二级分会围绕学校、学院工作重点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工作。学院二级分会紧紧围绕学校、学院工作重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各具特色、富有创新的工作,新意和亮点不断涌现,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纺织学院关工委分会以老同志参加各种学生主题班会活动为载体,如:“红色风暴”党团知识竞赛、“敦本务实,敬业乐群”学生党员论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评委、“优秀寝室经验交流会”等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此外,分会还建设了《纺织学院关工委易班工作坊》,入驻网络思政平台。通过上传《转战职场,你准备好了吗?》等一系列文章对毕业生进行专题辅导;《纺织学科设置的变革与发展》讲座稿上传易班供同学们阅读。
计算机学院关工委分会通过与学院大学生科创中心骨干交流,开设主题讲座、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指导和评审等多种形式助推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帮助同学们学习专业前沿知识,领略专业魅力。
材料学院关工委分会建立了老教授学科咨询组,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建言献策;老同志还积极参与《钱宝钧》话剧的编写,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管理学院关工委分会对大一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从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等方面进行暖心的关怀,引导学生学会自爱、自立、自强,学会感恩,以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
化工生物学院关工委分会开展跨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阶梯式咨询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发展咨询与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压力调适等主题咨询活动,与学生促膝谈心,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取得较好效果。
机械学院关工委分会主动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建立学院关工委分会微信群,并加入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东华机械之光》学院微信群,及时、高效地了解学院教师群体的思想动态,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与引导。
环境学院关工委分会结合督导工作实际,通过举行“课堂教学示范表演”、专家现场点评以及研讨、一对一方式等形式进行教学交流,为青年教师开辅导讲座,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学院关工委分会通过老教授与困难学生结对子工作,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业和思想状况,并为他们提供有关的专业书籍,教导学生自信、自强、感恩生活。
人文学院关工委分会推出“关工委人文学院分会名师汇”,开辟网上咨询平台。老同志参与东华大学辅导员精品项目“构建小课堂大智慧微党课平台,创新党课传播模式”的“微党课系列”录制工作,主讲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建构与提升》等,有的视频已在网上公开发布。
理学院关工委分会老教授在咨询工作中,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发起微信学习群,每天发一道题至群供学生复习和练习,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作初步答疑。针对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学业优异生带动困难生”的工作方针,开展线上线下的专题式咨询活动。
服装学院关工委分会开展了“忆苦思今品经典,追溯传承求创新”、“历史的教训”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与同学们畅谈“书香人生”,使同学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外语学院关工委分会借助易班等网络平台开设“外语学院老教授365咨询工作坊”,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坚持与学生定期开展交流,走近学生助力成长。
2016年,学校关工委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汪绍兰、苏慧娥、严鑑华同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梁方义同志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终身荣誉奖”。
三、硕果盈枝 继往开来——开展关工委工作的体会
1、必须正确把握关工委工作的定位和方针
经过20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关工委的工作,必须要坚持关工委的工作方针,即“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配合主渠道,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的作用。立足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以及各种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优势,支持更多的老同志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在工作中协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目标同向、节奏同步、优势互补,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2、领导重视是关工委工作的保证
历届学校党委对关工委工作都十分重视。由分管组织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校关工委主任,相关的校领导任副主任,关工委办公室挂靠在党委组织部并设专职编制。学院二级关工委分会由学院党总支书记任主任,由老同志担任分会常务副主任,并安排专人负责学院关工委相关事务的协调、沟通与联系。校关工委经费纳入学校统一预算管理,独立核算,确保校关工委工作正常开展。学校还对各学院二级关工委分会,每年给予一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学院关工委工作的开展。学校党委还制定了《东华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关于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的实施办法》等制度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尊重、依靠、凝聚、发挥老同志作用,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根本
老同志是高校的宝贵财富,他们具有政治、经验、威望等诸多优势,虽然退休了,仍心系学校事业发展,关心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苏慧娥老师,原东华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东华大学党建理论研究会秘书长。退休后参加校关工委银发讲师团,用她深厚的理论功底,先后开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艰难的历程,光辉的一生——纪念老院长温仰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党需要青年,青年更需要党》等26个专题讲座。2007年苏慧娥老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原机械学院教授朱辉老师,退休后担任教学巡视组组长,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大学生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精力。2012年,朱辉教授带领的校教学巡视组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特色项目”。原校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方义老师、原校特邀党建组织员潘寿民老师、原计算机学院分会常务副主任许鹤群老师以及其它众多老同志都为我校关工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是学校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协作,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支撑
关工委工作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有利于加强沟通和联系,有利于关工委工作与职能部门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合力。近年来,校关工委依托校学工部开展了多项培训,听取了学工部部长作的《当前学生工作的现状以及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讲座,学习了以易班为平台,开展与大学生交流的方法,还邀请心里咨询中心主任为老同志做《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及应对》专题讲座;与材料学院共同组建学生采访团参与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老同志访谈”;与档案馆合作组织老同志参与校史馆讲解;参与宣传部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计划(思政序列)课题《开展在大学生中校史教育的研究》等活动,与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使我校关工委工作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5、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是关工委工作的不竭动力
社会在发展,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变化,关工委的工作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要加强自身建设,就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创新。
一是把握特点规律,深化传统品牌项目建设。20年来,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今后,我们要再此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赋予这些品牌新的内容,最终形成能以满足国家需要、学生需求,使老品牌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二是主动运用与学生沟通的网络手段。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如何积极运用网络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成了关工委老同志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学校易班中心的支持下,老同志开始运用易班和手机微信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三是主动参与思政课建设。为助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人文学院关工委分会与思政理论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开展学术讨论、教学方法研究、创新教育观念、注重因材施教、营造良好教育环境等方面,开展各类教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有力地配合了主渠道教育。
四是材料学院成立学科建设咨询组。2012年,材料学院成立学科建设咨询组,参加该组的退休教授们在职期间都经历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博士点、材料学院的申报、建设、评估,对学科建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为材料学院教授工作总结提问、打分,并向学院提出评级建议;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材料、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材料提出修改意见;对学院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等提出建议。
五是与多部门合作开展校史教育。为了把党史、国史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关工委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校史教育,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看得进、听得懂、乐接受,潜移默化的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将东华精神和老一代教育家的高尚品格内化为学生群体的精神支柱,增强广大学生爱国、爱校、荣校意识。
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关系着接班人的培养和成才,未来东华大学关工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发扬“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五老精神,发挥“政治、经验、威望、时空”的五老优势,展现“五老”风采,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继续推动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进取,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