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简介】机械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成立于2011年1月。在学校党委领导和校关工委直接指导下,分会始终以“关心学生成长发展”为工作宗旨,以“关心下一代,奉献无止境”为工作理念,按照“四型组织”的工作要求,贴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关工委的巩固与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关工委工作专业化规范化
学院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由学院总支书记担任关工委分会主任。分会成员大多由工作责任心强、工作阅历丰富、曾担任过学院领导职务、熟悉学生工作、教学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担任,覆盖了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老党员、老专家,并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工作特色,自发形成新生咨询指导、党建工作指导、学涯规划指导等多个工作组,将因材施教、分层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分会还不断完善《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工作办法》,以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反馈制度等“三个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坚持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学理论、学政策、学方法,不断丰富关工委工作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坚持一月一例会,前期有规划、中期有交流、终期有总结,确保了工作的无缝对接;针对党校活动、专题党课、发展党员谈话、参与学生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及问题咨询等学生工作,进行不定时调研与回访,实时应对学生需求,了解教育指导成效,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贴近学生需求,推进“互联网+”建设常态化
为了更加贴近学生需求,进一步适应“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特征,关工委分会的老同志们积极探索搭建易班和微信平台,建立机械学院关工委分会微信群,加入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东华机械之光”学院微信群,及时、高效地了解学院教师群体思想动态,为进一步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与引导提供了有效渠道;在“一月一见”例会学习模式中,关工委成员仍不忘定期开展工作交流、探讨工作重点、研究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力求推进“互联网+”建设常态化。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恩光老师积极运用网络技术,为关工委成员搭建了网络邮件交流平台,进行 “一周一件”的网络学习模式,在数十篇的学习文章中,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教师角色断想”、“时代变革中的大学师生关系”等文章都让人受益匪浅。此外,为了辐射更多的学生,还在易班上开辟了李恩光名师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开设了【易往昔】【恩师说】【易解惑】【易建议】【易科普】等众多板块,李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经历,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指点迷津,分享人生智慧,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启航做铺垫和引导。工作坊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成员数已达200+,总浏览量达8000+,更加贴近大学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坚持精益求精,推进工作指导创新化
关工委分会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搭建育人平台,每周二下午老教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开展专题性咨询。如针对大一新生,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针对大二学生,提供专业选择、专业发展前景、课外科技等方面指导;针对大三学生,重点对学困生和考研生进行方法指导;针对大四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和端正就业观等个别指导。
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的“牛鼻子”,关工委教师积极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把关导航。他们认真参与党校工作,党校开学典礼、学员座谈、党史竞赛和多媒体展示比赛、七一表彰等各类组织活动,分享自身心得体会,激励学生不忘使命、勇担责任。老同志们指出争取入党首先要了解党,学习党的知识,不断提高党性。不少老同志还结合自身体会谈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并提出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要求自己,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一定能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这样的言传身教在学生中发挥了很多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不断积累与探索中,关工委分会顺利完成工作模式转型:一是“工作对象一面向全面发展”,之前工作对象偏向于学生党员,但随着工作进一步的推进与加强,涉及面不断扩大,现已面向全院学生(包括研究生);其次,“工作内容一点向多点发展”,充分运用关工委教师的专业背景,扩充咨询服务内容,从仅做思想工作扩充到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各个领域;再次,“工作方法单项到双项”,在关工委教师提升计算机运用水平同时,不断拓展网上育人新阵地,线上工作与线下工作相结合,丰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