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当以育人为本

发布时间:2005-06-02发布部门:教务处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授尤其是名师是支撑高校教育,确保质量的重要基石。教授的学识、才华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学识,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动态,拥有长期积累的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教授应当是教书育人、优良师德、传播知识的示范者。
    教授上讲台有利于提升学科乃至学校的形象。教授承担本科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与思考,教授在讲台上可以把枯燥的灌输变成有趣的传承,在本科教学采用学分选课制的今天对各学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授上讲台的魅力更在于集教书育人、展示名师风采、塑造完美人格、培养专业爱好于一身,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教授们的治学态度和人文素养,这对于高校学术氛围的造就,引领学子全面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曾几何时聆听教授、名师讲课却成了不少高校本科学生的奢望,成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育部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
    东华大学多年来已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在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肯定。“十五”以来,东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要保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影响力,需要大批活跃在本科教学第一线的名师、教授。 目前,我校除个别学院有所下降,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外,各学院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这方面,我校不少教授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例如,纺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善元教授,目前带有博士生29名,手头有多个国家、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却坚持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及公共选修课,还将集20年心得的“新型纺织纱线”编写成本科生讲义。他说,为本科生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过程。通过与本科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及时发现好的苗子,加以引导、培养,有利于人才的迅速成长。教学过程中,他始终把握最新科研成果,教学手段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讲解生动,与学生形成沟通互动,博得了学生的广泛赞誉。许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选他的课,课堂上总是学生济济但秩序井然,学生听后都觉得受益匪浅。在严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爱上了专业。又如,校党委副书记、计算机学科的王以刚教授,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然坚持每学年为本科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与信息加密”等课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始终学到最新的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保证了所开课程的质量,在学生评教中连年被评为最高等级A级。
    但愿东华校园名师不断涌现,形成教授、名师踊跃上讲台的良好氛围,让我们的学子们能欣慰地说“我们很幸运选择了东华,因为我们上了一所一流大学,我们遇上了一批好老师!”



                                             东华大学本科教学迎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5年6月1日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陆毅华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