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校友返校与研究生开展座谈

发布时间:2005-11-09发布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来了阔别母校20年的85届东华环境工程班毕业的校友们,与我们共同分享20年来他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同时也一起探讨了我们即将面对的诸如工作、求学、出国等一系列问题。校友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幽默的言谈举止,时不时令会场发出阵阵欢笑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为我们将来的发展点亮了一展指引方向的明灯!

    当时间不再是80年代,当校园不再有当年的踪影,当往昔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已显现出些许的沧桑,面对这样的物是人非,也许只能让人不禁的唏嘘。然而,当我第一眼看见20多名85届的校友一起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20年的时间改变了大家的面容,改变了大家的衣着打扮,但是他们一见面,你依旧是我的密友,我依旧是你的同桌,大家沉浸在分离的那一刻,20年的光阴也似乎只在弹指一挥间。

    校友们的热情也传染到了我们,大家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很多。整个座谈会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校友们做自我介绍。那个年代是一个人才紧缺的年代,大学毕业之后必须要服从分配,因此很多校友都回到了自己的学籍所在地。当校友们说到毕业后至少有10个以上的单位可供选择的时候,引起了底下的同学们的一阵哗然。要知道这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虽然大家都分散在各地,但是很多人还是坚持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其中不少校友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校友们提到,当时进行环保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国家重视的力度不够,投资也不行,相比之下现在国家对环保产业已经有足够的重视,环保市场也相对稳定正是我们这一代大有作为的时候。

    校友中也有不少人放弃了环保的方向,有的人自己开了公司,自己给自己打工;也有的人出国深造,在国外闯出了一番事业!总之校友们告诫我们,在现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只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作为交叉学科的环境来说,只有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有立足之地!

   座谈会的第二阶段是自由交流阶段,研究生主动出击,纷纷找到了不同的校友们咨询有关将来就业、工作、出国等方面的情况。20年前的班长,现工作于贵州省环科院的范老师,面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除了注重个人能力之外各种各样的证书、证明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生阶段比本科阶段的学习更自由,应该好好利用时间取得一些必要的证书,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一位校友在谈到就业问题时也说到,第一份工作不一定就是自己最满意的工作,但是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所谓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跟好一个人,用好一帮人,因此不能因为遇到小小的失败就妄自菲薄打不起精神来,简单的说就是30岁之前都是经验积累的过程,真正开始赚钱是从30岁之后开始的。对于出国,有的校友提到外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个人能力培养上的差别更是有天壤之别,因此如果有出国的机会应该特别珍惜,出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然而我们和校友们的交谈还远远没有尽兴。天色已晚,校友们不得不回去了。在活动最后,校友们亲切的鼓励我们,要我们继续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在东华这片热土上汲取更多的营养,将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校友们走了,却留下了希望,我们一定会秉承校友们的意志,将东华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陶寅璐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