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位老师:
围绕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了全面提升上海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06年度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指南。重点支持中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药国际化示范研究和中医针灸及临床诊疗评价技术研究。本专项突出以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强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1 中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获得新药临床批文或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研究开发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药有效单体或有效部位以及具有临床应用基础且疗效突出的中药复方药物,开展临床前研究;已获得新药临床批文的原中药一类、二类、三类新药,开展临床研究;针对本市重点培育、规模化生产的中成药,进行二次创新开发研究。
2、选择有独特临床疗效、并有初步动物实验基础的单味中药,开展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原创性研究,为基于中药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来源。
申请条件:
1、属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课题,候选药物须完成初步的临床前体内、体外药效学或作用机理研究;
2、属于临床研究阶段课题、中成药二次开发课题,必须由药品生产企业牵头申报;
3、申请项目必须拥有国内外专利或具备申请国内外专利的条件。
进度要求: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
专题2 中药国际化示范研究
研究目标:瞄准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开展国际临床研究或临床前示范性研究,为中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和争取承接国家相关研发计划任务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针对心血管、肿瘤、肝病等慢性疾病,选择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好的中药产品,按照国际新药开发规范要求,启动开展相关临床前或国际临床研究,为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
申请条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开展相关研究,申请单位须提供有关合作的文件或协议,产品已经拥有国内外专利或具备申请国内外专利的条件。
进度要求: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
专题3 中医针灸及临床诊疗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支持开展针灸和中医药诊疗规范研究,揭示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建立针灸治疗中风、风湿病的临床治疗规范,建立针对肝病、糖尿病、适合中医药体系特点的疗效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内容:
1、选择针灸有效的疾病模型,开展针刺信息在机体复杂网络中的传输与整合机理研究;围绕针灸治疗出血性中风、风湿病等临床有效病种,开展中医针灸临床治疗方案的标准化研究。
2、选择肝病、糖尿病,通过多学科合作方式,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科学原理等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与标准规范研究,为建立符合中医药传统特点、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示范。
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所报项目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及相应的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创新性研究方案;
2、申请中医药疗效评价课题,应以相关大学为主组织具备中药GCP资质的临床研究机构共同申报。
进度要求: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www.stcsm.gov.cn)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2003版)》,[备注:在线填写可行性方案时,“特征”请选择“专项”;“是否定向”选择“否”;“申报市科委计划类型”请选择“专项计划--中药现代化--相应类别”,从中选择要申报的具体类别进行申报)],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不得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超过三项。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专项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2006年5月9日,截止日期为2006年5月31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提供查新关键词)一式4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06年5月29日至31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三、联系方式
课题资料送达地址:北京东路668号A座308室,上海市科技项目管理三中心;张江郭守敬路199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111房间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俞曼雷 23112495
黄 瑛 50803868
李积宗 53083592、50805522—1056
特此通告。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六年五月九日
【注:请在5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在线提交后打印)一式5份交到松江校区科研处(行政楼347-349房间),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联系方式:松江校区:行政楼347-349房间,刘占莲67792137,延安路校区:中心北楼254房间,马世荣62373213】
围绕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了全面提升上海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06年度中药现代化专项项目指南。重点支持中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药国际化示范研究和中医针灸及临床诊疗评价技术研究。本专项突出以应用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强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1 中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研究目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获得新药临床批文或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研究开发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中药有效单体或有效部位以及具有临床应用基础且疗效突出的中药复方药物,开展临床前研究;已获得新药临床批文的原中药一类、二类、三类新药,开展临床研究;针对本市重点培育、规模化生产的中成药,进行二次创新开发研究。
2、选择有独特临床疗效、并有初步动物实验基础的单味中药,开展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原创性研究,为基于中药创新药物的开发提供来源。
申请条件:
1、属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课题,候选药物须完成初步的临床前体内、体外药效学或作用机理研究;
2、属于临床研究阶段课题、中成药二次开发课题,必须由药品生产企业牵头申报;
3、申请项目必须拥有国内外专利或具备申请国内外专利的条件。
进度要求: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
专题2 中药国际化示范研究
研究目标:瞄准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开展国际临床研究或临床前示范性研究,为中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和争取承接国家相关研发计划任务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针对心血管、肿瘤、肝病等慢性疾病,选择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好的中药产品,按照国际新药开发规范要求,启动开展相关临床前或国际临床研究,为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
申请条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开展相关研究,申请单位须提供有关合作的文件或协议,产品已经拥有国内外专利或具备申请国内外专利的条件。
进度要求: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
专题3 中医针灸及临床诊疗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支持开展针灸和中医药诊疗规范研究,揭示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制,建立针灸治疗中风、风湿病的临床治疗规范,建立针对肝病、糖尿病、适合中医药体系特点的疗效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内容:
1、选择针灸有效的疾病模型,开展针刺信息在机体复杂网络中的传输与整合机理研究;围绕针灸治疗出血性中风、风湿病等临床有效病种,开展中医针灸临床治疗方案的标准化研究。
2、选择肝病、糖尿病,通过多学科合作方式,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科学原理等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与标准规范研究,为建立符合中医药传统特点、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示范。
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所报项目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及相应的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创新性研究方案;
2、申请中医药疗效评价课题,应以相关大学为主组织具备中药GCP资质的临床研究机构共同申报。
进度要求: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www.stcsm.gov.cn)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2003版)》,[备注:在线填写可行性方案时,“特征”请选择“专项”;“是否定向”选择“否”;“申报市科委计划类型”请选择“专项计划--中药现代化--相应类别”,从中选择要申报的具体类别进行申报)],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不得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超过三项。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专项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2006年5月9日,截止日期为2006年5月31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提供查新关键词)一式4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06年5月29日至31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三、联系方式
课题资料送达地址:北京东路668号A座308室,上海市科技项目管理三中心;张江郭守敬路199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111房间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俞曼雷 23112495
黄 瑛 50803868
李积宗 53083592、50805522—1056
特此通告。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六年五月九日
【注:请在5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在线提交后打印)一式5份交到松江校区科研处(行政楼347-349房间),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联系方式:松江校区:行政楼347-349房间,刘占莲67792137,延安路校区:中心北楼254房间,马世荣6237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