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交流,以“老”带“新”,共同进步――记纺材博士支部一次别开生面的转正会

发布时间:2007-01-25发布部门:纺织学院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本着“增强沟通,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活动宗旨,2007年1月17日下午2号学院楼245教室,纺材博士生支部新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汇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支部组织生活会。此次生活会不仅是张艳同志的转正会,更是她作为即将毕业的博士老生与广大博士新生的一次交流会。会前,大家对她二次出国求学、三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学习经历有所耳闻,都希望能和这位博士“老”生面对面的交流。

    支部会上,张艳同学先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读博三年多,一半时间在国外,课题与材料学院联合开展,参与导师的多个项目,发表多篇高质量英文论文等。由于预备期有一半时间是在法国ENSAIT纺织学校度过的,辅导员鲍老师设法网上联系在法交流学习的老师和同学们,电邮回那边的群众座谈情况。主要谈到她在科研方面很努力且卓有成效,主动团结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和赴法交流的老师,用自己的英语优势,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听着她宣读的转正申请书,感受到的不仅是入党誓言,更是她一年来的切身体会、远度重洋的经历和感悟……庄严而神圣的表决会上,大家一致赞同她加入纺材博士支部这个大家庭。

    在场的各位博士生听到这些时,都不禁感慨万千,虽然很多都跟她不熟,但都有想跟她交流的冲动,低年级的博士生更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她进行问答式的交流,气氛非常活跃。当有人问道她是怎么做到在三年里完成博士论文,并且还有两次出国的经历时,她从容地说这就是如何做一名有效率的博士生的问题。于是她干脆就自己博士期间学习、工作情况及思想追求与价值观等用PPT作了简要介绍,把几年来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她说博士生要尽早入手,先做实验,增强感性认识找准自己课题的突破口,提出课题的创新点,不是自己强项的可以与他人分工协作,高效率地开展课题工作。同时应该争取一切可以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扩大自己的视野。被问道对未来展望时,即将就职于纺织工业协会的她谈到,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继续密切联系学院,给学院和同学们带来最新的科研和就业等信息。

    最后,她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照片,点点滴滴令我们意犹未尽。近两个小时的支部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宣告结束,大家受益匪浅。此次转正汇报式交流,老生多积累年来的宝贵经验无偿共享给大家,避免广大博士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上少走弯路,它在新、老博士生之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之间架起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此次特色支部组织生活会的成功开展,不仅加强了党支部的建设,增强党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交流,更使“增强沟通,以‘老’带‘新’,共同进步”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撰写:刘贵  信息员:王永健  编辑:陈维亚

摄影: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