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科技部文件及申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有关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7-11-23发布部门:科研处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各学院、各位老师:

    根据科技部网上通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已印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海洋油气开发建设的大型工程船研制技术”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申请指南已发布。
    请各学院积极组织申报,并及时与科研处、项目组织单位联系,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可查询科技部网站(www.program.most.gov.cn)。

  附件1: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通知
    附件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海洋油气开发建设的大型工程船研制技术”课题申请指南(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12月20日17:00)
    附件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 范”课题申请指南(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12月20日16:00)

附件1: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有关司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科技厅(委、局):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水平,解决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化进程,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见附件),现印发你单位,请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推动实施。
  附件: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

附件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海洋油气开发建设的大型工程船研制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海洋油气开发建设的大型工程船研制技术”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任务要求设置。
  此次发布的课题指南,重点针对海洋油气开发建设急需的大型工程装备,选择超大型起重/铺管船和大型半潜运输船,开展大型海洋工程船船型及总体性能研究、船体结构分析及设计、定位技术、电力推进技术和压载调载技术研究。
  本项目公开发布课题指南,通过评审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超大型起重/铺管船研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掌握超大型起重/铺管船的设计关键技术和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依托工程2×8000吨起重/铺管船(半潜平台船体)的设计,提高自主设计能力。完成2×8000吨起重/铺管船船模试验,实现开工建造并下水。培养和造就研发、设计队伍,初步建成我国超大型起重船研发、设计基地;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
  (1)大型半潜起重船船型及总体性能研究,包括:半潜起重船的作业环境研究,半潜起重船主尺度研究,半潜起重船作业情况下波浪中的运动性能研究,半潜起重船起重作业工况的稳性和浮态研究。
    (2)大型半潜起重船主体结构研究,包括:半潜起重船的沉垫、立柱、上平台及大节点结构优化设计,起重作业工况下的船体抗弯、抗扭总强度和疲劳强度研究。
    (3)大型半潜起重船定位系统研究,包括:锚泊定位系统设计研究,大型半潜起重船动力定位研究,起重和铺管作业工况下锚泊和动力定位联合工作性能研究。
    (4)大功率电站系统配置研究,包括:大型起重铺管船电力负荷及电站优化配置研究,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的设计开发。
    (5)大型半潜起重船压载、调载系统研究,包括:压载和调载系统的优化设计,铺管作业工况的压载和调载系统的形式、压载泵的数量和参数的选定。
    3、具体考核指标
    掌握超大型起重/铺管船的设计技术和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2×8000吨起重/铺管船(半潜平台船体)的设计。完成2×8000吨起重/铺管船船模试验,实现依托工程船舶的开工建造并下水。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600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必备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在海洋工程船舶领域,特别是起重船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大量工程设计成果,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善的研究、试验条件。
    课题二:大型半潜运输船研制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掌握大型半潜运输船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依托工程50000吨半潜运输船的设计;完成船模试验、建造和交付。培养和造就研发、设计队伍,初步建成我国大型半潜运输船研发、设计基地;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主要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
    (1)大型半潜运输船船型开发论证,包括:同型先进船型的技术跟踪研究,载运的货物特征研究,主要尺度选型,压载方式的选型论证。
    (2)大型半潜运输船总体性能研究,包括:船舶快速性研究,总布置优化设计研究,空船重量计算与控制,稳性、分舱及破损稳性分析,适航性研究,操纵性研究。
    (3)大型半潜运输船强度分析及结构设计,包括:动静设计载荷的确定,强度计算,特殊钢材应用分析,构件余度的控制技术,全船建模分析,结构疲劳强度分析和节点优化设计研究等。
    (4)大型半潜运输船压载系统优化,包括:压载系统设计、压载过程控制技术等。
    (5)大型半潜运输船电力推进系统的静动态研究,系统谐波计算研究。
    (6)大型半潜运输船特殊设备系统配置研究,包括:塔楼结构与主甲板连接技术,内部压载管路设置,动力电缆的连接,甲板货物的绑扎技术等。
    (7)大型半潜运输船减振降噪技术研究,包括:振动分析和噪声控制设计研究。
    3、具体考核指标
    掌握大型半潜运输船的设计和建造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50000吨级半潜运输船的设计;完成船模试验,并完成依托工程船舶的建造交付。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400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必备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在海洋工程船舶领域,特别是半潜运输船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大量工程设计成果,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善的研究、试验条件。
    三、申报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的生产企业、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对课题申报单位的要求
    申报单位必须是海洋工程船舶领域的骨干企业和优势研究单位,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单位信誉度好。
    3、对课题负责人的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60岁以下(按签订课题任务书时计算),具备高级职称;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过去三年内没有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
    (2)每一位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在课题申报阶段,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不得参与两项以上课题的申报。有关规定严格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2]123号文件)执行。
    4、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课题。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课题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研究任务、考核指标、责任和专项经费比例等,并作为课题申报书的附件。
    5、每个申报课题须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并提供由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查新时间应在半年时间以内。
    6、项目组织单位将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凡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的,视为无效,不进入评审程序。
    四、申报要求
    1、本项目自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12月20日17:00,过时不再受理。
    2、申报文件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申请函(盖章)、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自筹资金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查新报告以及其他证明等。
    申报文件一律用A4纸,宋体四号字打印,课题申报书及其附件简单装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应在封面及文件要求的地方加盖申请单位公章(至少有一份为正本,并在封面右上角注明),一式十五份并附电子文本,在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前送达或寄至指定地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的格式及编制要求,请登陆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www.most.gov.cn/->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载。
    3、申报文件送达地址
    地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号
    邮 编:100861
    联系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    邸占强  王伟
    联系电话:010-88573187    010-88573183
    电子邮箱:dizhq@cssc.net.cn
    申请过程中,如对课题申请指南和申请程序有疑问,请及时与联系人进行联系。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附件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任务要求设置。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重点支持跨海特大跨径悬索桥结构特性及技术标准、抗风关键技术研究和缆索系统、分体式钢箱梁等桥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
    本项目公开发布课题指南,通过评审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结构特性及技术标准研究
    1、研究目标
    确定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适宜结构体系、大直径深长嵌岩桩设计方法、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标准,完成工程示范应用。
    2、主要研究内容
    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结构体系及刚度研究,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指南,大直径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大直径深长嵌岩桩承载特性及设计指南研究,海域岩石地基大跨度桥梁基础精细化勘察技术方法、评价体系和综合勘察技术指南研究。
    3、具体考核指标
    形成《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指南》、《大直径深长嵌岩桩承载特性及设计指南》、《海域岛礁桥梁地基精细化综合勘察技术指南》及《海域岛礁桥梁地基岩体质量分类体系指南》,为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提供标准,并在工程中示范应用。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597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在特大跨径悬索桥设计和研究、规范编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善的研究、试验条件。
    课题2、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抗风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确定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加劲梁和桥塔断面气动选型数值方法,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颤振稳定、涡振控制方法,攻克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示范工程抗风关键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
    特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和桥塔断面气动选型数值方法研究,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颤振稳定性能及控制研究,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涡激共振性能及控制研究,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静风稳定性能及评价,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抖振响应精细化分析,特大跨径分体式钢箱梁悬索桥桥面行车风环境及其改善方法研究,并进行现场实测、对比研究。
    3、具体考核指标
    建立槽宽对中央开槽箱梁断面颤振稳定性能影响规律及相应定量表达式,完成特大跨径悬索桥成桥运营阶段斜交风条件下的试验和计算;完成特大跨径悬索桥现场动力特性、抖振响应,风场特性和气动力参数等各项数据的实测,完成工程示范应用,并为研究2000m以上跨径悬索桥奠定基础。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760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在特大跨径桥梁抗风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基础技术研究成果,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善的研究、试验条件。
    课题3、特大跨径悬索桥缆索系统关键材料研究
    1、研究目标
    确定1860MPa缆用钢丝制作工艺,索长3000米以上超长高强主缆索股水平放索工艺;研制智能化索股收放装置;完成工程示范应用。
    2、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盘条微合金化成份的合理配比,提高盘条性能均匀性,完善盘条控轧控冷技术;研究1860MPa钢丝拉丝和镀锌工艺,研究提高成品质量稳定性的措施;研究拉丝“规圆技术”,解决直径精度与直线性控制,研究热镀锌抹拭技术,提高钢丝镀锌层质量;研究索长3000米以上超长高强主缆索股水平放索工艺,研制智能水平放索装置;进行特高强度、大规格钢丝绳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研制特高强度(强度≥2060MPa)、大规格(直径≥80mm)吊索钢丝绳。
    3、具体考核指标
    完成φ5.0mm系列1860MPa特大跨径悬索桥主缆镀锌钢丝用盘条及钢丝制造技术研究,试制成功产品;研发特高强度(≥2060MPa)、大规格(直径≥80mm)吊索钢丝绳用镀锌钢丝绳产品;完善索股水平成圈与放索工法;研发智能化索股收放装置,能承载120吨索股,放索速度可调可控(10~30m/s),在工程中示范应用。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1638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有同等规模大型桥梁项目管理及协调经验、较强的技术基础和技术队伍,能协调企业共同攻关。
    课题4、特大跨径悬索桥分体式钢箱梁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1、研究目标
    形成分体式钢箱梁制造工法、钢箱梁安装施工工法和钢箱梁安装运输船舶动力定位工法,解决无覆盖层,复杂潮流海域的钢箱梁运输船舶定位技术难题;完成《正交异性钢桥面系统设计及基本维护指南》、《特大跨径悬索桥分体式钢箱梁成套技术指南》;研发抗风稳定性强的步履式液压缆载吊机,解决重载提升、行走同步性控制,以适应海洋环境抗风稳定性等问题;研制电弧喷涂层纳米改性环氧封闭漆产品。
    2、主要研究内容
    分体式钢箱梁的结构特点、受力机理、制造工艺研究,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构造细节及参数研究;新型钢箱梁长效防腐涂层研究;研制重载步履式液压缆载吊机;研究运梁船动力定位工法,分体式钢箱梁制造工法、钢箱梁安装施工工法和钢箱梁安装运输船舶动力定位工法。
    3、具体考核指标
    步履式液压缆载吊机:提升能力≥400t,吊机非工作状态可抵抗十二级台风,可在八级以下风况工作;研制电弧喷涂层纳米改性环氧封闭漆产品,发明一种新型电弧喷涂纳米封闭复合涂层体系;分体式钢箱梁制造精度:箱梁高度偏差≤4mm,宽度偏差≤3mm,长度偏差≤2mm,横断面对角线差≤4.0 mm,顶板对角线差≤4.0 mm,旁弯f≤5.0 mm。形成分体式钢箱梁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930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有特大跨径钢箱梁桥梁设计、制造和施工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工作业绩,较强的专业科技开发团队和较完善的实验、开发条件。
    课题5、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监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目标
    建立特大跨径悬索桥线形施工控制全过程计算方法并开发计算程序,开发和完善海岛气候条件下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参数控制法和动态寻点监控技术,建立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指标,形成《特大跨径跨海悬索桥施工监控指南》;研发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和GIS技术的跨海悬索桥结构监测巡检管理系统;研发跨海悬索桥巡检管理软件;建立特大跨径悬索桥工程养护管理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完成工程示范应用。
    2、主要研究内容
    足尺主缆截面温度场试验及抗弯刚度对主缆受力影响的缩尺索股试验研究,施工控制全过程计算精细化模型研究及开发,形成海岛气候条件下施工实时监控新技术;研究基于结构危险性分析的跨海悬索桥巡检技术;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和GIS技术的跨海悬索桥实时结构监测巡检管理系统;建立养护管理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3、具体考核指标
    主跨1500m以上悬索桥施工控制实现以下各项指标:基准丝股跨中标高控制在+60mm、-30mm;紧缆后主缆线形控制±120mm;索夹安装放样控制上下游吊点高差±20mm,纵向偏位≤10mm,横向偏位≤3mm;成桥线形控制加劲梁跨中标高误差≤1/5000,上下游标高差不大于40mm。
    4、课题实施年限:自课题任务书签订日起至2010年底。
    5、支持经费强度: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575万元,自筹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6、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
    本课题牵头单位须具有特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运营监控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基础研究和工作业绩,较强的专业科技开发团队和较完善的实验、开发条件。
    三、申报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的生产企业、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对课题申报单位的要求
    申报单位必须是特大跨径悬索桥(主跨1500米以上)设计、施工或项目管理领域的骨干企业和优势研究单位,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单位信誉度好。
    3、对课题负责人的要求
    (1)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60岁以下(按签订课题任务书时计算),具备高级职称;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过去三年内没有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
    (2)每一位课题负责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在课题申报阶段,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不得参与两项以上课题的申报。有关规定严格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国科发计字[2002]123号文件)执行。
    4、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课题。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课题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研究任务、考核指标、责任和专项经费比例等,并作为课题申报书的附件。
    5、每个申报课题须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科技查新,并提供由国家或部省级以上科技查新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查新时间应在半年时间以内。
    6、项目组织单位将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凡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的,视为无效,不进入评审程序。
    四、申报要求
    1、本项目自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送达申报文件的截止时间为2007年12月20日16:00,过时不再受理。对申报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损坏和逾期送达由申报人负责。
    2、申报文件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申请函(盖章)、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复印件)、自筹资金承诺函、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查新报告以及其他证明等。
    申报文件一律用A4纸,宋体四号字打印,课题申报书及其附件简单装订成册(不要加塑料封皮)。应在封面及文件要求的地方加盖申请单位公章(至少有一份为正本,并在封面右上角注明),一式十五份并附电子文本,在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前送达或寄至指定地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的格式及编制要求,请登陆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www.most.gov.cn/>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载。
    3、受理地点、联系人
    地点: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2号安贞大厦1001房间
    邮编:100013
    联系人:交通部科教司汪水银  张 杰
    电话:010-65292816
    传真:010-65292811
    电子邮件:wangsy@mo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