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领导科学发展的规律,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首先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领导者,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是近日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召开的“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领导科学创新”理论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达成的共识。
探寻领导科学发展的规律
十七大的报告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那么,如何探寻领导科学发展的规律,如何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刘海藩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江泽民同志曾为“领导科学”下过一个定义:“领导科学就是研究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他说,领导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变化万千,看上去没有多少规律可循。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领导工作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学习和把握的。
刘海藩认为,十七大报告中主要列举了我国八个阶段性特征,这八个阶段性特征其实就是八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的科学性不够。所以,我们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这就是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善于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科学研究思想要解放就必须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立足当代中国领导工作的实践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治国方略,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关于领导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举措中,凸显了我党开启政治体制改革新局面的决心。政治体制改革将从“积极稳妥”向“纵深推进”,逐步涉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应如何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贺善侃认为,在历史上,领导体制的发展曾经历过从家长制到管理阶层的兴起、从单个“硬”专家领导到“软”专家集团的领导、从集权制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极领导等环节。无疑,这些环节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从世界范围看,领导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现领导功能各类组织系统的完备性。在现代领导体制中,除了起核心作用的决策系统和设置强有力的执行系统外,还具有信息反馈系统、参谋智囊系统和控制监督系统。
根据十七大对当今我国领导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贺善侃指出,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其一,要探索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领导体制,探求一种能“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能“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领导体制,尤其要探索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体制,保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保证民意畅通。
其二,要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领导体制,努力探索一种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领导体制。
其三,要探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服务型政府领导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有效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改变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
其四,要探索实施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领导体制,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对领导者品位的价值论解读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辛锋教授,以“品位”为核心范畴,以价值论为基本工具,从领导活动品位,从领导者品位,私人日常生活品位、知识品位和角色品位三位一体,从品位养成与真、善、美的和谐生活等方面,尝试对“领导品位”做出探索性解读。
什么是“领导品位”?辛锋认为,现代领导活动不同于管理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较多的价值考量、较多的价值博弈和对话磋商。基于此,他提出“领导品位”,并试从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辛锋指出,首先,在“领导活动是否必要,是否有价值,对谁有价值”的问题上,关涉的是领导实效和对谁的实效问题。即在利害冲突的状态下,对领导者有利还是对群众有利,对领导者有害还是对群众有害;在利害同向的状态下,对领导者利大还是对群众利大,对领导者害大还是对群众害大。
其次,在“领导活动的价值由谁来评价,做出怎样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着由领导者评价还是由群众评价,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的差异。在现实中常常存在着领导活动实效评价上的领导者与群众唱“对台戏”的局面:领导者评价权威性、肯定性多于否定性,评价就高不就低;而群众评价则是表情心情不一样,公开不评私下评,评价高低随行情。
第三,在“人们是否乐意服从领导,多大程度上服从了领导,领导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领导”问题上,取决于群众对领导活动的实效及其评价。不令而行就是最好的评价、最有效力的领导。否则,由于惧怕惩罚或者由于无奈而“令行禁止”、“令而不行”,领导效力可能就是低效、无效。
辛锋说,领导者的品位是一种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每个领导者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是实现整个领导活动、整个社会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的条件。同时,每个领导者私人生活领域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是他的整个生活达到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的条件。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的领导科学学专家和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01-13 版面03 思想者.学界视点 作者:沪晟)
探寻领导科学发展的规律
十七大的报告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那么,如何探寻领导科学发展的规律,如何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刘海藩在主题发言中指出,江泽民同志曾为“领导科学”下过一个定义:“领导科学就是研究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他说,领导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变化万千,看上去没有多少规律可循。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领导工作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学习和把握的。
刘海藩认为,十七大报告中主要列举了我国八个阶段性特征,这八个阶段性特征其实就是八个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决策的科学性不够。所以,我们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这就是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善于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科学研究思想要解放就必须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既立足当代中国领导工作的实践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治国方略,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关于领导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举措中,凸显了我党开启政治体制改革新局面的决心。政治体制改革将从“积极稳妥”向“纵深推进”,逐步涉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应如何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东华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贺善侃认为,在历史上,领导体制的发展曾经历过从家长制到管理阶层的兴起、从单个“硬”专家领导到“软”专家集团的领导、从集权制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极领导等环节。无疑,这些环节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从世界范围看,领导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现领导功能各类组织系统的完备性。在现代领导体制中,除了起核心作用的决策系统和设置强有力的执行系统外,还具有信息反馈系统、参谋智囊系统和控制监督系统。
根据十七大对当今我国领导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贺善侃指出,加强领导体制的民主化研究——
其一,要探索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领导体制,探求一种能“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能“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领导体制,尤其要探索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体制,保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保证民意畅通。
其二,要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领导体制,努力探索一种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领导体制。
其三,要探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服务型政府领导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有效界定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改变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
其四,要探索实施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领导体制,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对领导者品位的价值论解读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辛锋教授,以“品位”为核心范畴,以价值论为基本工具,从领导活动品位,从领导者品位,私人日常生活品位、知识品位和角色品位三位一体,从品位养成与真、善、美的和谐生活等方面,尝试对“领导品位”做出探索性解读。
什么是“领导品位”?辛锋认为,现代领导活动不同于管理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较多的价值考量、较多的价值博弈和对话磋商。基于此,他提出“领导品位”,并试从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辛锋指出,首先,在“领导活动是否必要,是否有价值,对谁有价值”的问题上,关涉的是领导实效和对谁的实效问题。即在利害冲突的状态下,对领导者有利还是对群众有利,对领导者有害还是对群众有害;在利害同向的状态下,对领导者利大还是对群众利大,对领导者害大还是对群众害大。
其次,在“领导活动的价值由谁来评价,做出怎样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着由领导者评价还是由群众评价,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的差异。在现实中常常存在着领导活动实效评价上的领导者与群众唱“对台戏”的局面:领导者评价权威性、肯定性多于否定性,评价就高不就低;而群众评价则是表情心情不一样,公开不评私下评,评价高低随行情。
第三,在“人们是否乐意服从领导,多大程度上服从了领导,领导者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领导”问题上,取决于群众对领导活动的实效及其评价。不令而行就是最好的评价、最有效力的领导。否则,由于惧怕惩罚或者由于无奈而“令行禁止”、“令而不行”,领导效力可能就是低效、无效。
辛锋说,领导者的品位是一种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每个领导者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是实现整个领导活动、整个社会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的条件。同时,每个领导者私人生活领域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是他的整个生活达到自觉的境界和自由的行动的条件。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的领导科学学专家和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01-13 版面03 思想者.学界视点 作者:沪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