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关于申报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8-02-22发布部门:科研处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各学院、各位老师:

  根据科技部网上通知,2008年科技部将继续组织实施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现已公布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重要支持方向和申报要求),请根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973计划网站http://www.973.gov.cn“申报专栏”下载)。指南中标明委托重点基地的研究方向,不接受委托重点基地外的单位申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2008年2月下旬在973计划网站上另行通知),2008年度项目受理时间为3月15日8时至3月31日17时,逾期不予受理。
    按照工作安排,2008年遴选立项的项目将于2009年启动。2008年拟结题的973计划(2002、2003年立项项目)、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承担人员可以参加2008年项目申报。
    受理单位: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电    话:010-58881072  58881073  58881557  58881076
    传    真:010-58881077
    电子邮件:jcc973@vip.sina.com
    科研处联系人:朱方亮 
    联系电话:67792137,13621842742
    电子邮件:zxkyc@dhu.edu.cn


                     科研处
                 2008年2月22日

附件:
    1.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度重要支持方向
    2.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
附件1: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8年重要支持方向

蛋白质研究
    1.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组研究
    选择严重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进行蛋白质组研究,阐明相关重要功能蛋白质群(组)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揭示重大疾病的分子病理学机制及其蛋白质调控网络,确认相关疾病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发展疾病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2.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动态相互作用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探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动态相互作用机制,深入认识蛋白质功能的分子基础。重点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发生、调节机制及其生理、病理效应,蛋白质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机制与其功能和调节的关系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3.真核细胞DNA复制、转录、蛋白质翻译及其调控的机制研究
    针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和表达调控的高度复杂性和精密性,探讨遗传信息完整性的保持机制。重点研究真核细胞染色体装配、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翻译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4.基于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计算生物学研究
    针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质动态行为的分子模拟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相关计算生物学研究。重点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论预测,蛋白质设计的新方法,蛋白质及其复合体动态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分子复杂网络的结构及其动力学分析。
    5.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发展蛋白质在体、动态行为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重点研究蛋白质整体功能的遗传操作、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鉴定和细胞定位、动态相互作用实时检测、细胞内分子过程的可视化、膜蛋白制备与结晶、同步辐射技术应用、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等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6.重要功能蛋白质的生物学研究
    针对重要功能蛋白质,深入研究其功能实现的结构基础和调控机制。重点研究膜蛋白、金属蛋白、酶、肽类毒素等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调控机理、进化规律等。

量子调控研究
    1.基于物质新有序状态的量子调控研究
    研究各种特殊条件下(超低温、强磁场、强电场、超高压、强激光场、可控掺杂等)物质新的有序量子状态,研究不同有序状态的竞争与共存,以及不同有序态间的量子相变,探索其表征方式和调控途径。研究拓扑有序和拓扑型激发,探索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体系、低维磁系统和冷原子系统中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可能途径。
    2.磁性微结构电子态的调控研究
    研究磁性多层结构中磁晶各向异性的量子调控方法和机理。合成与制备具有长自旋扩散长度、高自旋相干性、自旋可操控的有机自旋电子材料,探索双向自旋极化载流子的全新自旋器件。设计制备具备多铁(multiferroics)量子特性的材料和各种微结构,研究自旋产生、注入、探测及其动力学过程,以及利用磁场、电场、光场实现量子调控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3.微纳结构和器件中的量子调控
    研究微纳结构中量子调控的物理原理和新奇器件效应。探索量子调控原理在微纳电子、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以及平面化微纳结构中电子波、自旋波的传播和调控。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实现对光的调控。探索运用量子调控实现单电子、单光子和单自旋的存贮和探测的可能途径。
    4.单原子/单分子尺度的精确量子表征、检测及其在量子调控中的应用
    研究和发展单原子尺度上能谱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最终实现单原子识别。研究和发展单分子尺度上光谱学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单分子尺度上的表面物理化学及其量子调控。研究磁性原子/分子的塞曼效应、近藤效应、磁性和超导性的共存及竞争等,实现对这些性质/过程的量子调控。
    5.关联系统的多重量子序共存、竞争与调控的研究(委托重点基地)
    研究源于电子多重属性的量子有序态及其关联,探索量子态关联导致的多重有序相的共存、竞争及其相互耦合调控机制。发展高质量多重量子序关联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物性研究的实验方法,研究多重量子序状态的耦合特性,探索其在新器件中的应用途径。
    6.量子信息基本逻辑单元和关键器件的研究(委托重点基地)
    研究超导单光子探测的原理、有效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适用于光纤通信的窄带单光子源和用于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量子中继;研究基于半导体器件的电子自旋自由度的量子处理器;研究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量子信息器件,为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基本逻辑单元和关键器件奠定基础。

纳米研究
    1.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发展应用于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及有害废弃物的检测与治理的纳米技术;研究纳米颗粒物在大气和水体中的化学演化过程和动力学行为;研究对多种目标分子具有多通道和高选择响应特性的有机纳米材料和结构,发展响应信号增强方法及检测器件。
    2.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发展面向光伏电池应用的纳米材料与结构(复合纳米结构的转化效率优于40%,柔性纳米材料和结构的转化效率优于8%),智能型节能应用的纳米材料与结构,新型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与结构,具有抗辐照特性的纳米材料。
    3.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纳米材料、器件和系统研究
    重点研究生物模板设计合成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纳米孔隙的载药支架、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植入式微纳器件的主要科学问题,发展相关新型医用材料、器件与系统及其在重要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4.纳米技术改善药物功效的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用于基因治疗等医疗新技术的纳米载体、提高难溶药物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及相关药代动力学等,为形成创新的药物制剂与医疗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5.新型纳米加工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自组装形成二维、三维纳米半导体、分子结构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利用多光子过程及表面等离基元共振效应的纳米加工与器件制备原理,设计、加工三维纳米结构(加工精度优于50纳米)。
    6.基于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的器件原理和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金属/介质纳米异质结构的设计和制备、外场对局域耦合效应的调控及其在光功率器件中的应用(发光效率提高40%以上),有机纳米材料在显示器件及技术中的应用,功能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可控制备以及分子电子学器件。
    7.新型纳米结构表征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运用球差校正电镜进行亚埃分辨的纳米尺度的结构、表面、界面与缺陷的原位表征,新型示踪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功能影像技术,基于新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和表面增强光谱传感器及其应用。
    8.纳米科技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委托重点基地)
    重点开展用于新一代电阻型存储器(RRAM)的电致阻变材料设计和制备、存储性能及稳定性的研究,温和条件下生物矿化方法制备纳米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研究,高性能纳米电流变液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制备、流变性质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育与生殖研究
    1.调控发育与生殖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研究(委托重点基地)
    建立能满足发育与生殖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需求,特别是诱导干细胞研究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天然产物库,以及相应的合成平台、活性鉴定与筛选平台,制定相应的硬件标准、技术指标、管理规范,确保共享。
    2.猪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系及其个体发育研究
    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和种系嵌合技术,获得猪的iPS嵌合体和体细胞克隆后代,并研究不同重编程技术获得的克隆胚胎和个体的发育及生长特性。
    3.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重编程机制
    重点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的分子机制,并以核移植重编程为比较,阐明体细胞重新获取多能性的分子途径。
    4.内胚层组织器官的发育
    在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水平上,重点研究肝、胰腺、肠等器官前体细胞的命运确定、形态建成和功能发挥的分子机理。
    5.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疾病
    重点研究遗传、环境及小分子化合物等因素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及与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关系。
    6.植物重要器官分化和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在遗传和表观遗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植物重要器官发生、分化和形态建成的关键调控因子及其网络。
    7.家养动物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调控机制
    以猪和鸡为素材,重点研究胚胎期和出生后肌肉与脂肪干细胞以及组织的发生、分化、生长和代谢的遗传、表观遗传及非编码RNA等分子调控机制。
    8.影响男性生育异常的环境和遗传因素
    重点研究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所导致男性不育与出生缺陷的分子机理,为建立男性不育个性化诊断和筛查出生缺陷人群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附件2: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申报项目应满足下述基本条件:
    1.符合年度申报指南要求,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有明确、先进的研究目标,有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
    2.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国家中长期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3.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
    4.利用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条件,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
    二、申报资质要求
    1.中国大陆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可根据申报指南提出项目申请。申报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或直接向科技部申报项目。
    2.申报单位在申报项目时应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每个项目只能推荐一位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
    (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良好的信誉,作风民主、严谨;
    (4)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5)在申报项目当年一般不超过60岁。
    3.项目申报人员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已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人员(不包括2008年结题的)不能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申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数(不包括2008年结题的)不得超过两项。
    4.在研973计划(含前期研究专项)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负责人一般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一个科研人员不能同时参与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的申报。
    5.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被推荐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课题负责人,须正式受聘于大陆境内单位,且在受聘单位工作时间符合规定(应同时提供境外工作单位和受聘单位的有效证明)。
    6.作为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每年投入项目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其他参与申报项目人员每年投入项目工作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
    7.以下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申报:
    (1)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
    (2)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副组长;
    (3)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专职科研管理人员;
    (4)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工作时间已达满负荷的人员;
    (5)因违规被取消申报资格和其他不能保证履行规定义务者。
    三、组织项目的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应针对重要支持方向所明确的重点和目标组织项目。
    2.申报项目应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炼关键科学问题,突出研究重点,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应突出创新性。
    3.项目只设置课题,课题下不设置子课题。每个课题的承担单位不超过2个,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为1人。课题数一般不超过4个,项目承担单位总数不超过4个。
    4.项目研究队伍要精干,结构合理,体现优势集成。鼓励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鼓励跨部门组织研究队伍,注意规模适度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5.如实反映项目申报单位已有的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包括主要仪器设备),如实反映申报项目与有关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的关联,如实说明推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背景,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的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情况,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文(不超过5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以及发明专利情况。注意与其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协调与衔接。
    6.根据申报项目实际需要作出经费概算。项目资助分为三类,A类为3000万元以上,B类为1500—3000万元,C类为1500万元以下。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人均全时资助强度要求在10万元/年以上。
    7.按规定格式编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在973计划网站下载)。项目申请书不能附加任何个人或学术组织对所申报项目的评价意见。
    8.项目申报者应遵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察办法》,如有违规,科技部将记录在案,并予惩处。
    四、欧盟合作项目申报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欧盟向中方开放欧共体条约第一百三十(g)条规定的框架计划第一类行动范畴的所有研究与技术开发及示范活动,科技部向欧方开放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欧盟成员国研究机构必须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隶属于同一部门的中方单位,根据重要支持方向和申报要求,联合提出项目申请,经中方申报单位报科技部,同时提交项目英文摘要和由双方单位签署的联合申报协议。
    3.欧盟合作项目立项评审办法及立项程序与其它项目申请相同。未能通过评审的项目,由科技部通知中方申报单位,并由其告知欧方单位。
    五、申报与受理程序
    1.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由申报单位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提交项目申请书,并以网上提交的项目申请书作为评审的依据。
    2.网上申报程序将于2008年2月下旬在973计划网站上另行通知。
    3.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2)不符合申报资质要求;
    (3)申请书编写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
    (4)申报手续不完备,不符合规定申报程序。
    4.项目申请书(包括不受理的项目申请书)不予退回,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统一处置。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