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转发“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8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2008-06-06发布部门:科研处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前言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围绕资源、能源、制造业、信息、环境、人口与健康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发展高技术与提升传统材料产业并重、坚持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又好又快地发展新材料产业和坚持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加强新材料前沿技术及工程化与应用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我国材料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材料科技和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领域“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注重材料制备、加工成型、工程化技术和系统集成的有机结合,在引领未来、重点跨越、支撑发展三个层面进行新材料的战略部署。在引领未来的新材料方面,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新兴产业,体现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重点跨越的新材料方面,围绕国家重大、重点任务和国防建设急需,选择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注重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在支撑发展的新材料方面,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集成创新,着力突破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业技术的提升,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支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按照以上发展战略,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按照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高温超导和高效能源材料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五个专题,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以下为本领域2008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program.most.gov.cn,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指南》。课题申请负责人出生日期要求为1952年5月26日(含)以后。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2008年7月15日24时。
  联系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卞曙光 蒋志君  
  电 话010-68338941 68338939 68338926 68338021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九号楼(100044)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专题一、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专题

  一、指南说明
   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驱动、控制和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材料或智能复合结构系统,可以实现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和自修复等功能。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确定的前沿技术之一,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材料共性技术。
  本专题根据智能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设计与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两个部分。重点研究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等内容。通过本专题的实施,开展前沿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突破若干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我国材料设计、智能材料与结构、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研发体系,为未来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及其它高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和促进高新材料的应用和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
  本专题已于2006、2007年发布了二批课题申请指南。
  2006年度本专题共发布了4个技术方向课题申请指南,包括“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等3个探索导向类方向,以及“材料的流变成型制备技术”目标导向类方向,立项课题15个,支持经费1624万元。
  2007年度本专题共发布了4个技术方向课题申请指南,包括“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和“智能结构及评价系统”等4个探索导向类方向,没有发布目标导向类方向,立项课题20个,支持经费1690万元。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8年课题申请指南,经费预算1500万元。探索导向类课题支持“材料与结构设计”、“智能材料与器件”、“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等3个技术方向,拟安排课题10-13个,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目标导向类课题支持有望近期取得重要突破的集成技术,包括:“难熔金属复杂零部件精密近净成形技术”、“重大基础设施灾害与安全监测的智能材料应用技术”等2个技术方向,拟安排课题2项,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技术方向的说明,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
  (一)探索导向类课题
  1、材料与结构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设计与模拟;(2)材料组织性能与制备加工工艺一体化优化设计技术。
  说明与要求:材料技术可实用化,成果以发明专利、核心软件为主。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2-3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80万元。
  2、智能材料与器件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智能材料的组织控制与高性能化;(2)新型智能结构与器件中多功能传感器、执行元器件用关键材料;(3)面向防灾减灾的智能材料与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具有应用目标的传感器、驱动器用材料样品或原理性器件为主。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3-4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80万元。
  3、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可从以下内容中选择其一申请课题):(1)外场作用下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2)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技术;(3)先进近净成形加工技术;(4)资源节约型制备加工技术。
  说明与要求:成果以核心专利、目标产品、技术应用为主。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5-6个,每个课题支持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
  1、难熔金属复杂零部件精密近净成形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复杂薄壁零部件的成形技术、工艺和关键装备的研究,实现难熔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异形或复杂零部件的短流程近净制备成形。提供完整的成形技术、装备及复杂形状典型零部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复杂薄壁件的壁厚及内应力控制技术,致密化技术和成形件后期塑性加工技术,研制关键成形装备,建立性能评价方法。
  主要指标:复杂零部件尺寸:壁厚1-5mm,至少有一维长度尺寸达到150-200mm;材料相对密度≥99%,综合力学性能大于同材质可类比锻件的90%。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1个,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2、重大基础设施灾害与安全监测的智能材料应用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桥梁因长期环境侵蚀和疲劳载荷导致的破坏、倒塌等安全问题,研制长寿命智能传感元件与大规模分布式传感网络技术以及智能监测集成系统,发展桥梁结构损伤全貌的监测方法,为桥梁的服役安全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和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桥梁突发事故的预警与监测。
  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基于高性能智能材料的损伤监测传感器及其网络系统,包括全尺度光纤传感网络、水泥复合压敏材料传感器、智能腐蚀传感器;研究大型桥梁灾害与安全评价及预警技术和软件;建立一座大型桥梁结构损伤全貌的智能监测综合系统。
  主要指标:提供基于全尺度光纤传感网络测试信息的桥梁损伤评价技术,全尺度光纤传感技术与分布式传感网络的测试范围不小于1km、寿命大于30年、在1000±1000循环幅值下可重复使用200万次以上,布里渊光时域系统(BOTDR)的空间分辨率小于0.5m、应变灵敏度大于20mm;水泥复合压敏材料智能传感器寿命大于50年、灵敏度≥5mm、生产成本为同类传感器的10%,提供该类传感器成套测试技术;智能腐蚀传感器的监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监测腐蚀电流分辨率<0.01mA;提供桥梁结构灾害与安全评价及预警软件1套;智能传感网络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运行不少于3个月。
  本方向拟支持课题1个,支持强度不超过300万元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