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了,我失业了”曾流行一时的校园热点话题,对于如今的在校大学生是否依旧是一种负担。那么创业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他们来说是否是一次良机,社会上各大创业中介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一定帮助呢?带着这些问题,东华大学研究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团走访了沪上三家知名的创业咨询机构,分别是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以及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从中了解到了相关的信息。
开业指导中心:专家志愿团 为你护驾起航
7月9日,调研团的两位成员对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的陈文锦女士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研访问。陈文锦女士耐心的为介绍了中心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开业培训等内容。其中扶持政策有开业贷款、场地和培训课程的提供和补贴三个方面。中心的特色有:“开业能力测评”软件和专家志愿团。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近600人的专家志愿团。该志愿团于2000年成立,由专家提供日常服务和管理,包括定期的一对一结对指导、上门指导、问题企业的会诊式指导、网上指导、以及专家讲座培训等指导形式。在如3.15,12.9等特殊日子提供主题咨询活动。该志愿团在上海拥有19个专家分团,分布于各个区县,并结合各区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专家团主要由教授、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组成,专业背景雄厚,经验丰富。在创业者申办企业存在任何疑问,志愿团也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此外,在申请贷款以及流程上都十分的严谨规范,而且它的资金发放额度很高,截止目前位置中心累计贷款额度为6.6亿元,贷款数目为6000多笔。
高新技术人才中心: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给你给我一次良机
7月9日,调研团的成员来到了隶属上海市人事局下的专业服务机构——上海市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采访了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主任卢羿女士。调研团的成员提出就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和现状等相关问题。卢羿表示他们人才中心开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优先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各项人事人才服务,例如注册资金无限制,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提供各项人事事务外包服务,免费提供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度身定制的有关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申请、资金使用、营销技巧、员工管理等的培训服务等等。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现在的大学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建议多开设创业类课程,普及创业相关知识,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在中心今后发展方面,卢主任表示只要大学生创业企业有需求,他们还可以再制定些优惠倾斜政策,并且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来享受优惠政策。同时,卢主任还表示,愿意将东华大学作为试点学校,通过邀请大学生来参加创业人才沙龙等一系列活动,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及与企业家交流的平台。
YBC:导师相伴创业征途 用公益心感动创业者
7月9日下午,调研团的两位成员来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上海办公室,采访了YBC上海办公室朱永庆老师,朱老师有丰富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的经历。他向我们介绍了机构对于创业者的审核培训流程、资金发放流程、导师考核以及相关政策。除此之外,YBC 针对创业者提出导师三年陪伴期制度具有自身的特色——YBC为创业者提供单一导师背后,形成一个工作小组,每个月到创业青年的地点,去看一看发现一些问题 ,及时解决,没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另外提醒他们。导师们都说,当他在付出时,心里是感到安慰的。同时在采访中朱老师提到,YBC区别于其他相关创业咨询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对于公益性的创业指导,这种指导已经形成一种YBC文化,一种YBC理念,这种理念互相感染就是你感动了我,我感动了你。
在选择项目的标准中, 有一条是“环保性”,由此可以看到YBC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这种关注贯穿在YBC文化和行动的点点滴滴。区别于盈利性的咨询机构的是,这种责任感和公益性, 体现到对创业者的服务上,不仅对于他们创业中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指点,并且为他们提供未来的发展建议和规划。
采访过程中,三家机构的被访者都谈到了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创业政策实际作用的发挥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政策操作成本过高、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等。
在走访了以上三家创业咨询机构后,调研团成员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前景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帮助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还需要咨询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被采访的咨询中介机构均为政府部门下设的创业辅助型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失业人员,并不专门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服务内容也大多是包括开业指导在内的生存性创业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创业咨询方面的服务并不是很多。相信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以及咨询机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创业咨询机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更有效率地在创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开业指导中心:专家志愿团 为你护驾起航
7月9日,调研团的两位成员对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的陈文锦女士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研访问。陈文锦女士耐心的为介绍了中心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开业培训等内容。其中扶持政策有开业贷款、场地和培训课程的提供和补贴三个方面。中心的特色有:“开业能力测评”软件和专家志愿团。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近600人的专家志愿团。该志愿团于2000年成立,由专家提供日常服务和管理,包括定期的一对一结对指导、上门指导、问题企业的会诊式指导、网上指导、以及专家讲座培训等指导形式。在如3.15,12.9等特殊日子提供主题咨询活动。该志愿团在上海拥有19个专家分团,分布于各个区县,并结合各区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专家团主要由教授、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组成,专业背景雄厚,经验丰富。在创业者申办企业存在任何疑问,志愿团也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此外,在申请贷款以及流程上都十分的严谨规范,而且它的资金发放额度很高,截止目前位置中心累计贷款额度为6.6亿元,贷款数目为6000多笔。
高新技术人才中心: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给你给我一次良机
7月9日,调研团的成员来到了隶属上海市人事局下的专业服务机构——上海市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采访了高新技术人才创业中心主任卢羿女士。调研团的成员提出就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和现状等相关问题。卢羿表示他们人才中心开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优先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各项人事人才服务,例如注册资金无限制,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提供各项人事事务外包服务,免费提供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度身定制的有关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申请、资金使用、营销技巧、员工管理等的培训服务等等。在采访过程中,还了解到现在的大学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建议多开设创业类课程,普及创业相关知识,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在中心今后发展方面,卢主任表示只要大学生创业企业有需求,他们还可以再制定些优惠倾斜政策,并且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来享受优惠政策。同时,卢主任还表示,愿意将东华大学作为试点学校,通过邀请大学生来参加创业人才沙龙等一系列活动,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及与企业家交流的平台。
YBC:导师相伴创业征途 用公益心感动创业者
7月9日下午,调研团的两位成员来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上海办公室,采访了YBC上海办公室朱永庆老师,朱老师有丰富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的经历。他向我们介绍了机构对于创业者的审核培训流程、资金发放流程、导师考核以及相关政策。除此之外,YBC 针对创业者提出导师三年陪伴期制度具有自身的特色——YBC为创业者提供单一导师背后,形成一个工作小组,每个月到创业青年的地点,去看一看发现一些问题 ,及时解决,没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另外提醒他们。导师们都说,当他在付出时,心里是感到安慰的。同时在采访中朱老师提到,YBC区别于其他相关创业咨询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对于公益性的创业指导,这种指导已经形成一种YBC文化,一种YBC理念,这种理念互相感染就是你感动了我,我感动了你。
在选择项目的标准中, 有一条是“环保性”,由此可以看到YBC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这种关注贯穿在YBC文化和行动的点点滴滴。区别于盈利性的咨询机构的是,这种责任感和公益性, 体现到对创业者的服务上,不仅对于他们创业中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指点,并且为他们提供未来的发展建议和规划。
采访过程中,三家机构的被访者都谈到了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创业政策实际作用的发挥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政策操作成本过高、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等。
在走访了以上三家创业咨询机构后,调研团成员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前景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帮助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还需要咨询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被采访的咨询中介机构均为政府部门下设的创业辅助型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失业人员,并不专门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服务内容也大多是包括开业指导在内的生存性创业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创业咨询方面的服务并不是很多。相信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理念的确立和推广,以及咨询机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创业咨询机构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帮助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更有效率地在创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