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志讲坛第二讲:情绪管理,和谐心灵

发布时间:2009-05-20发布部门:学生处(研究生)工作部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5月19日下午13:00,曾多次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巡讲的知名情感心理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舒培丽应我校“阳光成才工程”的邀请,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进行了“情绪管理,和谐心灵”的主题砺志心灵讲座。
    舒教授和善的仪容一开始就获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欢迎,始终保持微笑的舒教授开场就对我校“阳光成才工程”的举措表示肯定,并认为举办心理讲座之举是我校实践“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表现。
    在讲座中,舒教授指出:“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她通过具体形象的“大猩猩实验”,从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对情感心理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并以此展开,她表示“尊重活人的情感是我们走进他人心灵的最好途径”。由“新生入学现象”引出心理健康的涵义,通过对“具有特异功能人群”“学生上课迟到”“红绿灯交通规则” “5.12地震中要求带走小猪的被救老人”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多数正常人的规律,自我感觉良好等”心理健康标准,并列举了“热爱生活、积极学习”等心理健康表现。
    理论需要数据来证实它的客观性。舒教授援引新华社2004年8月份公布的我国抑郁症患者达20%的数据,向在座的同学们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并剖析了它的引致因素。她指出:这种情绪疾病的产生也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没有及时跟上的表现,由此可见高校展开心理教育的必要。同时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的教师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因为哪怕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之后,舒教授用沙赫特、辛格的“三因素理论”实验说明了环境事件、生理状态、认知过程对情感心理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舒教授带来的“气质类型问卷测试”互动。在场的每个同学都很认真地按着舒教授的指示完成60个心理测试题,根据得分统计对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判定。测试后,舒教授对每种气质类型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关的克服弱点的方法,由此教给同学们很多解决人际交往难题的诀窍,让在场的同学受益匪浅, 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最后,舒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故事——“和尚与盐”“金子与小石子”深刻说明情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心灵健康和谐的必要。结束时, 舒教授对我们同学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并借用李开复先生的名言——“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传达了她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与祝福。
    两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舒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再加上她那独特的声调、犀利的眼神让在场的每位同学都感受到了心灵的洗涤,思想的净化。会后,很多同学都积极主动找舒教授进行答疑咨询,会场气氛轻松而活跃。至此,阳光成才工程砺志讲坛第二讲圆满落幕。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