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上海市教卫党委通知,由我校宣传部选送的“ 给‘小候鸟’一个精神家园——东华大学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项目获“2011年度上海市教卫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称号。
每年暑假,许多在老家读书的留守儿童会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西南郊的松江与父母们团聚。有人把这些孩子亲切地称为“小候鸟”。孩子的来到,对父母来说无疑是种莫大的幸福和慰藉,但随之而来的安全、生活、学习、活动场所等问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面对难题,近年来,我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一直以实际行动关爱着在沪农民工子弟。该服务队通过精心设计“背起书包快乐学习”“走进大学为理想加油”“素质拓展培养团队精神”“自搭舞台展现风采”等版块,系统组织“辅导讲解、参观游览、拓展训练、表演竞赛”等特色活动,让“小候鸟”们在暑假熟悉上海、快乐成长,在夏天的上海找到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我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通过这一项目,将家一般的温暖投射到暑期被人们忽略的来沪“小候鸟”身上,他们着力影响的不仅仅是假期中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状态,更是他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乃至对待人生的感受和态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至今,学院先后开展面向农民工子弟的爱心公益活动120余次,参加活动的学生近千人次,受益儿童400余人,受益家庭近400个。
每年暑假,许多在老家读书的留守儿童会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西南郊的松江与父母们团聚。有人把这些孩子亲切地称为“小候鸟”。孩子的来到,对父母来说无疑是种莫大的幸福和慰藉,但随之而来的安全、生活、学习、活动场所等问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面对难题,近年来,我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一直以实际行动关爱着在沪农民工子弟。该服务队通过精心设计“背起书包快乐学习”“走进大学为理想加油”“素质拓展培养团队精神”“自搭舞台展现风采”等版块,系统组织“辅导讲解、参观游览、拓展训练、表演竞赛”等特色活动,让“小候鸟”们在暑假熟悉上海、快乐成长,在夏天的上海找到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我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通过这一项目,将家一般的温暖投射到暑期被人们忽略的来沪“小候鸟”身上,他们着力影响的不仅仅是假期中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状态,更是他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乃至对待人生的感受和态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至今,学院先后开展面向农民工子弟的爱心公益活动120余次,参加活动的学生近千人次,受益儿童400余人,受益家庭近400个。
(注: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与“小候鸟”们在一起)
据悉,“上海市教卫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评选活动每年面向上海大中小学、医院及相关单位举办,这是我校连续7年有项目入选“十佳”项目。“信息学院‘阳光使者’志愿者服务、信息学院别克同学捐献骨髓、化学与化工学院陈全伦老师10年捐助20万、环境学院‘水滴工程’献爱心促环保、环境学院‘绿手印’环保协会常年开展环保宣传普及、退管会‘东华大学老教授咨询组’做学生的‘大朋友’”等获奖项目持续展现了东华师生的文明风貌,赢得社会赞誉。
(注: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让“小候鸟”们感受着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