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2月3日讯(记者李治国)又是一年春运时。今年的上海火车站在庞大的客流中,多了“小甜橙”忙碌的身影。东华大学的志愿者们“橙”心值守,帮助旅客搬运行李、耐心回答问题、协助安全检查、引导旅客登车……成为2013年春运上海站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5点起床徒步3公里,只为准时
1月26日,随着东华大学理学院与上海铁路分局共同筹办的“阳光公益伴春运”仪式正式启动,头戴小橙帽、身穿黄马甲、胸挂志愿服务标志的志愿者,开始为踏上返乡之路的乘客们提供各类服务。
据此次活动的负责老师卢文芸介绍,这批来自东华理学院的志愿者全部来自松江校区,由于每天的客流量很大,志愿者要在7点半到岗。为了确保准时上岗,队员们每天5点就从松江出发。首班公交赶不上头班地铁,同学们就徒步半小时走到松江大学城地铁站,保证赶上早班9号线。
每次志愿服务到晚上6点结束,期间队员们轮岗休息。在队员休息的“志愿之家”,记者看到,桌上放满了学生们的衣服和书包,不少学生趴在衣服上就睡着了。卢文芸说,每天下午进站客流量明显加大,学生要轮岗吃饭以免出现空岗。安检区的志愿者帮助旅客过安检,非常忙,接岗的同学往往吃饭非常急、非常快,好让前面的同学早点换下来吃饭。
服务春运,退票到岗不算啥
据悉,东华大学有30多位志愿者参加“阳光公益伴春运”活动,他们将在铁路上海站进行为期7天的服务。家在江西赣州的小伙、理学院阳光服务队队长小肖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大二的小肖是第一次参加春运志愿者工作。上岗前,小肖发现预订的返乡火车票和志愿服务时间冲突了,可他二话没说就上网把票退了。小肖说,父亲一年到头在外务工奔忙,他和家人对春运的感受很深。虽然晚回家几天,但可以服务那些背上行李回家过年的人们,小肖觉得这票退得值。身为队长的小肖已经在火车站南进厅行李处,这个最为忙碌的岗位上坚守了3天。他说,“我有在地铁站服务的经验,累不要紧,服务好大家最重要。”
大一的张哲闻来自辽宁,是家里的独生子,短短四天就轮换了3个不同岗位。张哲闻告诉记者,父母去年在电视上看到过关于“小甜橙”的报道,觉得志愿者的小小行动对老百姓有大帮助,得知他参加春运志愿者后都很支持。同样主动退票留下和90后“橙子”们一起值守的他,笑着说:“既然已决定参加志愿服务,咱就绝对不能反悔。”开始被春运大客流“吓到”的他,现在对旅客的“谢谢”有点儿“趟”不牢了。
“东华橙”微博,用心全天候
铁路志愿服务开展以来,东华大学“小甜橙”公共微博引来众多粉丝围观。东华大学副校长宋立群在微博上留言支持:“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甜橙,美誉东华。同学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二天,平常爱刷微博的“小甜橙”张芝田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将志愿春运在微博上同时进行,这样用微博的乘客就能提前得到解答,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小甜橙”在引导岗位上,会举起“有困难,请找微博东华小甜橙——春运志愿者”的小海报,方便乘客网上联系。
“最近去近郊金山的火车票是不是很热销啊,会不会难买?”开通微博服务的第一天,网友“想讲给你听的那些心里话”第一个给“小甜橙”留言。张芝田说,第一天有7名乘客通过微博向志愿者求助,问题虽然简单,大家还是认真对每条做了回复。“希望越来越多的粉丝关注我们,@我们,我们一定努力给大家最好的服务。”刚刚大一的张芝田自信地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年02月04日 记者: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