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科学分析竞争形势,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学科和队伍高度关联,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我们要适应人才竞争的激烈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学校贡献才智。
面对高校现行制度环境,朱民进一步指出,要深入研究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目前的制度框架内“引得进”人才并“盘活”人才,使人才释放最大的潜力和活力。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竞争择优机制;二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培育,建立人才跟踪机制;三要强化责任意识,实现目标任务,关键在措施,学校与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要体现在具体的措施和日常工作上;四要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服务意识,提倡研究型管理,提高机关服务水平;五要加强基层党建,围绕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朱民希望全校师生在新学期新起点上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东华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会上,徐明稚就《东华大学第三轮学科评估总结报告》及我校“1251”人才计划工程各学科进展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和通报,并结合学校十二五规划以及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作了交流和部署。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徐明稚指出: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工作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规模和质量共举的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在于:一是组织保证;二是梳理、优化和确认学科整体布局和具体方向;三是出台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和优化人才规划;四是确定一、二层次人才的候选苗子,有组织的培养和扶植;五是主动出击引进人才,发挥校院两级积极性;六是拟设特聘研究员、师资博士后等,给予政策扶持,强调团队引进和建设;七是处理好增量和存量的关系;八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上,要着眼岗位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建立“质”和“量”统一的政策导向。在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方面,要出台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细则。
在学科建设方面,徐明稚根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的情况,提出了“喜忧参半”的判断,强调要增强危机意识,希望各学院根据会上提供的分析材料,进一步明确各自追赶的目标,强化学校既有优势,不断扩大新增优势。强调学校今年的工作重点在于实质性地启动“2011计划”建设,推进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争取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立项,统一布局和启动“211”四期、上海市一流学科和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面,徐明稚从人才培养定位、结构调整、教学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指出要积极推进教授为本科生上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到“养用”结合;要抢抓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从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模式、导师权责机制、评价监督机制、开放合作、政策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和改革。
在科研工作方面,围绕科研行为模式的转变以及科研项目、经费、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徐明稚指出,要转变“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为“协同作战”,加强团队建设。强调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要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院系的监管责任,项目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即对经费使用的合规、合理、真实,相关性承担法律责任。
徐明稚最后指出,在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同时,要同步推进管理工作。今年的工作在于:全面实施深化两级管理;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落实“八项规定”及学校的实施细则;加强公用房管理,制订各学院用房改革实施细则;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与会人员围绕校领导讲话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就青年教师培养、科研团队建设、经费管理、人才引进和培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