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首届“经纬杯”东华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暨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东华大学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3-27发布部门:团委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各分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备战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将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举行首届“经纬杯”东华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暨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东华大学选拔赛,对优秀作品予以重点扶持并推荐参加上海市选拔赛及全国竞赛。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于2014年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
    2013年3月—2014年3月

二、主办单位
    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研究生部、教务处、东华大学—经纬集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理事会

三、参赛对象
    2014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

四、竞赛宗旨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创意思维  提高创造能力  鼓舞创业精神

五、组织机构
    成立竞赛组委会,设在校团委(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13室);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03室),负责竞赛的组织、宣传、活动和会务等工作;成立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校内作品评选审定及报送工作。

六、参赛方式
    1、参赛形式:以创业计划团队形式参赛,统一申报。参赛者需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一项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或企业注入资金,推动创业计划走入市场。 
    4、所有完成的创业计划书,要求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
    5、对于已注册运营项目的,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材料)。

七、竞赛步骤
    参赛程序为:参赛者向校团委提出参赛申请,申报参赛作品;优秀作品经过竞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和答辩后选拔确定,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1、校内宣传及作品申报
    时间:2013年3月—7月
    请各参赛队伍于2013年4月23日前将《作品登记表》填写完整后,向校团委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以分团委为单位提交)。
    请各参赛队伍于2013年6月11日前向校团委提交申报创业计划作品,其中纸质版一式四份(封面采用230克A4纸,正文采用70克A4纸),电子版一份,以分团委为单位提交,参加校内初审。竞赛评审委员会将对作品进行统一评审,并于2013年7月初公布入围校内终审的作品名单。
    2、校级终审答辩暨展示交流
    时间:2013年10月
    入围校内终审的团队将修改完善的作品纸质版一式六份(封面采用230克A4纸,正文采用70克A4纸),电子版一份,于2013年9月27日前上报竞赛组委会秘书处。组委会将统一组织入围终审的团队进行答辩和展示交流,并评出最终获奖作品和报送上海市选拔赛的作品名单。
    3、2013年11月—2014年3月,参赛作品完善期,邀请专家给予指导。
    2014年4月,报送作品参加上海市选拔赛。

八、评审奖励
    组委会将组织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学者等成立评审委员会,承担竞赛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将通过对参赛作品和团队进行初审、终审两轮评审,最后确定获奖作品名单。本届竞赛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单项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证书;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中成绩突出、组织高效的学院分团委并颁发证书。优秀作品将获得500元—5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以用于进一步完善作品。

九、关于上海市选拔赛及全国竞赛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十、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引导高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此次校内选拔出的优秀作品将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海市选拔赛,各基层团组织要高度重视,要及时向学院分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相关资源。分团委书记为学院责任人,精心组织,结合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切实把竞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广泛动员,密切配合。竞赛开展时间长、内容多、任务重,各个阶段又各有侧重。各基层团组织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切实做好竞赛各项工作。要广泛动员,认真选拔,既要保证竞赛作品质量,也要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和受益面,确保竞赛育人功能的实现。要积极争取校内外有利的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多方面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为大学生创业立业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基层团组织要将竞赛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摆上日程,列入计划。充分利用班会、团日活动、互联网、海报、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此项工作,在学生中营造氛围、扩大影响,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

    联 系 人:韩哲宇  张晓冬
    联系电话:67792230
    传    真:67792230
    电子邮箱:tuanwei@dhu.edu.cn

                                             东华大学教务处
                                            东华大学研究生部
                                          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
                                             2013年3月27日

附件1: 作品登记表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