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时尚教育助推城市创新转型

发布时间:2013-04-18发布部门:宣传部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2013上海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开幕
    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3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 今天拉开帷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不仅延续了往年以论坛、展览、大赛、秀场、市集等为平台,会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时尚教育与创意产业焦点话题的优良传统,更从服务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出发,依托东华大学纺织、服装及艺术设计等学科优势,创新性地发布了“海派时尚”流行趋势。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表示,发挥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以自身特长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学责无旁贷。

创新“海派时尚”研究
    纽约的自然休闲,米兰的新奇实用,伦敦的前卫先锋,巴黎的奢华浪漫,已成为四大时装中心的标志,每年两次的流行趋势发布引领着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克里斯多福•布里渥教授认为,超越简单服装生产的前期环境研究才意味着“设计之都”的真正崛起。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本土品牌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要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引领市场的价值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需要有本土的时尚趋势研究和相应的孕育推广平台。
    东华大学老牌优势学科——纺织与服装学科排名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国际领先。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特色学科链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更实现了突破:服装设计特色学科联动相关配饰设计、纺织品设计、图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学科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华时尚特色的设计学科,名列上海第一、全国第六。徐明稚表示,在着力引领国内服装和时尚产业发展的同时,植根上海的东华大学更应着力形成“海派时尚”理论学派,把握“海派时尚”话语权,成为

“海派时尚”的策源地。
    据悉,此次时尚论坛邀请到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时装学院、国际服装技术学院基金会等国际著名时尚院校、机构的精英人士及各大时尚品牌企业代表,共同演绎“本土时尚和国际趋势”的融合发展,探讨“海派时尚”走向国际之路。东华大学同时发布《流行上海——2014至2015年秋冬海派流行趋势》,解读“海派时尚”,预测海派流行趋势,并把本土设计师的新锐设计收纳在册,作为“海派时尚”的佐证,为上海本土品牌的本地化生存提供指导性意见,帮助设计师获取设计灵感、创新设计思维。

“创意市集”走出校门
    如果说把握时尚话语权是时尚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时尚教育则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作为国际服装技术院校基金理事会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成员院校,东华大学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院校,开展包括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课程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
    据了解,学校不仅邀请了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等众多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大师和设计界权威人士担任顾问教授,还邀请了85位国外优秀教师在学校开出了82门国际合作课程。东华学子足不出户,也能尽享世界优秀师资的教学法和教育理念。2012年,中外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入选上海市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期,东华大学又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纽约时装学院合作开办了中美三校服装课程国际班,在以往服装本科教育“走出去”的基础上,开拓了组织国外知名服装院校本科生“走进来”学习的教育新模式。
    4月20日,东华大学“创意市集”将走出校门,在长宁区古北路黄金城道精彩上演。近1500名东华学子参与设计制作的创意作品将接受真实市场的考验。往届参加“创意市集”活动并已成功创业的东华优秀学子还将返校与有着时尚创意梦想的学弟学妹进行现场交流与经验分享。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13年04月17日  版面:B1  记者:陶婷婷  通讯员:段然、邱登梅)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