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我校举办的2013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在延安路校区举行。来自政府、国内外相关知名高校和企业的数十位领导与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海派时尚如何在本土时尚与国际趋势的融合发展中走上国际之路”等议题进行探讨。
出席论坛的领导与嘉宾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等。我校校长徐明稚,副校长俞建勇、刘春红出席论坛。
厉无畏在论坛上致辞。他肯定了我校在特色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推动海派时尚理论学派形成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希望论坛能在探寻适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发展道路上进一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厉无畏还应邀在论坛上作了题为《论海派时尚助推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主旨演讲。
徐明稚在致辞中表示,我校将立足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设计之都的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以塑造本土的时尚设计流派,引领原创设计品牌的形成以及传播海派时尚为己任,推动时尚创意教育与产业发展。
论坛上,“东华大学上海国际创意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流行上海》网站及环东华地区产业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子平台同步开通。论坛还发布了《流行上海》创刊号。
据了解,本届论坛包括主论坛、特色论坛与平行论坛三大版块。主论坛上,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时装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国内外知名时尚院校、机构和企业的12个专家围绕“时尚•创意、教育•产业、本土•国际”的主题,从海派时尚、纺织艺术设计教育、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产业,时尚品牌工程师,时尚环境设计,时尚生产与设计、时尚品牌传播以及时尚创意产业集群与创新发展等8个角度开展了深入研讨。
特色论坛上发布的“2014-2015年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尤为引人关注。“融合”是此次流行趋势的关键词。利用几何块面分割打造出的经典造型,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节约型设计”,梭织面料上运用褶皱、提花、刮绒、做旧等工艺手段,天然、环保、功能性的面料以及自然原色……趋势所包含的海派流行元素整体呈现多样化的格局,从多个角度、多种风格描绘了基于上海本土特色,同时又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时尚趋势。
平行论坛上,中外专家与学者探讨了纺织品艺术设计教育、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产业、时尚品牌传播、时尚创意产业集群与创意发展等七大主题内容,表达了对时尚与创意、教育与产业、本土与国际的理解。
(摄影:吴彦 刘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