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东华国际论坛聚焦“海派时尚” 高校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3-04-20发布部门:宣传部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本网讯(记者宋硕 通讯员 段然 邱登梅)和平饭店、外白渡桥等外滩万国建筑的几何装饰跟拼接门襟衬衫、竖条纹风衣有什么关系?石库门、亭子间如何变成设计师图稿里的欧风钩编织物和“节约型设计”?4月18日,在东华大学举行的2013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上,由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发起的“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引人关注。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表示,依托学科优势,植根上海的东华大学有条件形成和完善“海派时尚”理论学派,塑造上海时尚的头脑和时尚产业的策源地。

“海派”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那么,何为“海派时尚”?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卞向阳在论坛上对“海派时尚”下了定义:“海派时尚”可以简单表述为在上海近现代历史演进背景下形成的,以上海大都市传统和商业文化为基础,追求光鲜精美生活的稀缺性竞赛,以衣着装扮为典型代表。
    “以文化引领,首次提出‘海派时尚’概念并对其界定是此次研究的特点之一。”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介绍说:“‘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还从上海最具影响力和认知度的地标建筑出发,多个角度、多种风格描绘了基于上海本土特色,同时又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时尚趋势。”刘晓刚同时强调,本次“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的发布只是起点,希望通过时尚观点的有效传播引发社会各方的关注与探讨。
    用东华大学副校长、服装•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春红教授的话来说,海派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深入研究海派时尚文化,打造海派时尚流行趋势,是上海跻身国际顶级时尚之都的重要力量。据介绍,东华大学和长宁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上海环东华创意中心”,并且采集了长宁区“环东华14.7平方公里5300多家时尚类核心企业的信息”,汇编了产业资源地理导图白皮书,并且在“流行上海”网站下建立了“环东华的子平台”,为政府、企业等打造一个公共的开放平台,着力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

“海派时尚”关系软实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认为,打造“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形成原创海派设计潮流,对上海跻身国际顶级时尚都市行列有重要贡献。
    作为东华大学管理学院的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第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教授被誉为“中国的创意产业之父”。他的想法与王天凯不谋而合。厉无畏指出,当今的上海应以怎样的时代风尚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他看来,通过创意设计和应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可以把传统产品变成时尚产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从这个角度而言,培育更多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高校大有可为。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商务技术分院院长Steven Frumkin教授则指出,在今天全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的教育将会推动世界各地时尚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教育机构或者是两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更是一整套、一整个完备的体系和网络。
    据悉,2013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包括“主论坛、特色论坛与平行论坛”三大板块:在主论坛,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时装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国内外知名时尚院校的专家围绕“时尚•创意、教育﹒产业、本土﹒国际”的主题深入探讨;特色论坛重点推出了“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发布专场;平行论坛则涵盖纺织品艺术设计教育、服装设计教育与服装产业、时尚品牌传播、时尚创意产业集群与创意发展等七大主题内容。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3年4月19日  记者:宋硕  通讯员:邱登梅、段然)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