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报]东华大学研究生服装设计大赛彰显原创力量

发布时间:2013-04-23发布部门:宣传部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被称为东华服装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成果集体秀,旨在结合服装设计研究方向,从一定的学术高度探索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和实验性。参赛作品主要结合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实践,延伸出富有创意的系列化服装设计。
    大赛至今已举办9届,今年有84套作品参赛,参赛者以研一学生为主,设计者们今年更注重创新、环保实用和回归自然理念的融合,作品均以拉链为设计元素,多种风格并存,不仅在服装上充分体现拉链的实用、装饰和创意,同时注重舒适与美观的结合,彰显了学院派设计研习者的原创力量。
    东华大学研一女生马玉儒带着原创的“银色‘线’象”系列服装,走上环东华时尚周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的T台。就在半年前的世界可穿着艺术大赛上,她与同学伍梦月一起包揽了大赛最高奖至尊大奖冠亚军,创造了属于中国设计师的奇迹。这次她的“银色‘线’象”把观众卷入了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风潮。作为小试牛刀有所成的年轻设计者,马玉儒觉得,这次比赛拉链的运用是为服装造型服务的,拉链作为装饰和功能性细节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服装面料上,拉链作为二次面料设计,能够给服装增添更多的层次,实现立体效果。
    卞惠敏的参赛作品“7007”系列设计灵感源于《天鹅绒金矿》这部讲述英国20世纪70年代摇滚乐坛故事的影片。在服装面料选择和色彩搭配上,卞惠敏觉得上学期的《服装流行预测与应用》专业课很受用,自己现在养成了随手搜罗国内外流行时尚资讯的习惯。T台30秒,李楠同学用她的“农夫与蛇”系列给观众暗示了那个经典的伊索寓言故事。李楠认为服装设计的“可穿着”是第一位的,所有创意都是基于可以穿着的基础之后,才能付诸设计实践。
    东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指出,到了研究生阶段,强调服用性、可穿着性和趋势引领作用成为专业设计的必然要求。这既是服装设计专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不同之处,也是为大多数参赛研究生认同和坚持的。“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给了同学们一个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空间的实践平台,让同学们在理论联系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

(来源:中国服饰报  2013年4月22日  通讯员:孙庆华、邱登梅)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