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管理学院教学工作会议日前召开

发布时间:2013-04-23发布部门: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4月19日下午,管理学院召开2013年教学工作座谈会。校长徐明稚出席会议,研究生部和教务处负责同志及管理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参加座谈会,并与管理学院各系、室29位教师代表就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热烈讨论。

·专业预警是否科学?

    针对目前设置的“预警专业”,电子商务与物流系主任刘峰涛和旅游与会展系主任王玲均提出,各专业有其各自发展的周期规律,一些新专业开设初期经常会遇到瓶颈,但如果符合今后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则应该允许其在摸索阶段的某些不尽如人意。戴昌钧教授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学科发展既应坚守自己的阵地,又要重视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两者需有机结合。徐明稚在听取汇报后指出,社会需要直接能用的工匠,但社会的选择也可能存在非理性,设置“预警专业”正是为了警示专业过剩现象,防止盲目跟风,希望管理学院的新专业建设要更加注重质量,体现211大学应有的办学水平。

·青年教师如何培养?

    广大青年教师对师资培养问题十分关注。郑斐峰、陈磊等青年教师代表肯定了各自专业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和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同时希望今后能多得到老教授的经验传授和更多系统性的培训。营销系刘东胜、经济系许为民、会计系曾月明、工商系吴炯等老师希望学校、学院能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平台,多些与同类院校交流的机会,多鼓励教师出国参加短期培训。青年教师代表的这些意见和建议不仅引起在场很多中青年教师的共鸣,也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着手建立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正是为了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好地提升个人素养、教学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老教授代表顾庆良结合日前发生在个别高校的投毒事件和抢银行事件,深感“教育工具论”的悲哀。他从“大学责任”这一角度,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历程,反思过去教育改革中走过的弯路,认为:大学的责任应当是培养人格健全、心智健全、有思辨能力的人才,应当培养未来工业革命的中流砥柱。宋福根教授作为学院教学工作领军教师,认为教师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不仅让他们在专业学术上有进步,更要在思想素质上有提高。两位教授充满激情和铿锵有力的表述,令在场的教师代表们感同身受。

·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如何改革?
    
    会计系刘长奎对成立25年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提出了“个性化教育”的意见,建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经济系姚洪伈也建议在教师中设立各种小组分层次指导学生,按照四维菱形评价体系从不同维度全面均衡地评价老师的教学工作。辅导员代表秦泽峰则提出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融合班会、团学工作、思想政治核心课程等非专业教育方式,全方位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孙明贵院长站在学院管理的角度上提出两点意见,一是人才培养要在满足教师、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多方需求中求得平衡;二是面对经年累积的教育教学矛盾,全体教师要凝心聚力,从大局把握人才培养趋势。 

    徐明稚在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办学之道在于互相合作,资源共享,教育要良性循环,要保护青年教师对于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让更多老教授参与教学第一线工作,发挥 “传、帮、带”的骨干作用,共同促进管理学院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