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毕业生作品在上海时装周发布

发布时间:2019-03-31发布部门: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3月31日,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SCF学院)毕业生作品在上海时装周静安800秀场发布,这是我校与爱丁堡大学强强联合成立的SCF学院首次携服装创意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走进上海时装周。副校长邱高出席发布会,SCF学院及学校相关职能部处、合作企业、社会媒体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秀场)

肩负时代责任,聚焦可持续时尚目标

SCF学院与雍福会品牌在学生毕业设计阶段合作建立东华大学雍福会创意改造衣计划。已推免直升学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孙佳怡,在与雍福会创办人、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汪兴政先生了解项目背景后,认为,“旧衣改造不仅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不同时期留存在旧衣上的文化元素能够再现,述说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孙佳怡设计作品)

在谈及本次学生作品时,SCF学院服装创意设计专业系主任、前国际知名设计院校中央圣马丁服装设计系主任尚敬舒(Susan JJ)表示,“SCF学院在培养未来的时装设计师时,始终让学生感知不仅要看到设计作品的市场商业价值,更要以可持续为目标为市场提供更大的社会价值。”

尊重文化多样,共建命运共同体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SCF学院有着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师生,中外文化融于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之中,让观众感受到毕业生们对于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和解读。

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董珍妮(Sharon Sutanto)毕业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尼传统服饰巴迪服饰,但在印染工艺上选用了东方传统纺织印染工艺——蜡染,希望让巴迪服饰更受现代人欢迎。

(董珍妮(Sharon Sutanto)设计作品)

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联合党总支书记李斌荣说,“SCF学院每年招收一定比例的海外留学生,我们始终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文化多样性中绝不缺少一抹中国特色,让文化的不断融合,成就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是SCF学院5年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初心!”

关注文化研究,演绎青年时尚视角

作为设计师,不应只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更需要成为时尚的研究者,独立研究是学院对每一位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的要求更是尊重。已获得世界百强名校利兹大学时尚管理专业录取通知书的靳珮誉的研究方向是无性别运动风格的服装,她认为,运动装应该打破传统服装设计中对于性别,年龄和身材的界限,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户外徒步旅行多功能的诉求。

(靳珮誉设计作品)

年轻设计师们用自己的语言,向社会述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方式。服装创意设计专业的杨小钰毕业设计作品以国粹京剧作为灵感,发展出中式街头风。

(杨小钰设计作品)

SCF学院这一群既是设计师又是学生的青年们,关注可持续时尚、多样性设计和青年文化。SCF学院院长、原爱丁堡大学爱丁堡艺术学院院长朱丽叶·麦克唐纳(JulietteMacDonald)表示,SCF学院培养的服装设计师有别于传统,对国际时尚前沿热点问题具备深度了解和敏锐洞察力,并敢于用系统地去研究去设计,她希望毕业生们最终成为由社会责任感,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有国际视野的未来时尚产业领军人。

据悉,SCF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也得到了全球羊毛制品标准制定者国际羊毛局的支持,全体毕业生作品将于4月13日在“2019时尚上海”周发布,最终的美丽诺羊毛设计大奖获得者也将获得国际羊毛局全额资助的澳大利亚研修奖学金。与雍福会合作的服装创意改造毕业设计项目展也将在4月19日至21日在雍福会展出。

 

视频:   摄影: 刘楚瑜撰写:袁渊  信息员:陈崔珏  编辑:朱一超

相关阅读

本月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