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电视台等]深化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学如何“挺身而出”?
以科创带动未来,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进程中给自己出的一道考题。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深化推进年,2019年上海将集聚更多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群,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瞄准这些目标的上海,会有怎样的“表现”?上海教育电视台记者就此采访了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
上海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认为,大学要真正地把成果要孵化出去。像东华大学每年的时尚周会都邀请一些企业家来,把教授、学生双创的成果在这上面进行发布,他们如果选中也就会反过来对学科进行支持,这样的话逐步从小做大。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大学迈出第一步就是要敢于打破“围墙”,在具备应用前景的领域果断对接市场需求,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布局,集纳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提升自身的创新浓度,真正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
在实现资源溢出、知识溢出的同时,大学还要在产学研用的协同联动上下功夫,打通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使这样的溢出能够被“接住”、能够被“落地”、能够被“转化”。
大学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的“挺身而出”、主动作为,其实是在反哺自己。这个观点,也成了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2019年1月27日)
(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