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专业和特色——东华大学出版社锐意进取的创新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10-10 | 发布部门:出版社、镜月公司

主题:   主讲人:   地点:   时间:   组织单位:   

2018年12月,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图书出版单位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出版人一定要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追求作为自觉追随,坚定文化自信,大胆创新,肩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东华大学出版社秉承“以人为本、锐意创新、守正尚实、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深耕纺织服装材料的优势学科研究领域,拓展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特色市场图书领域,采用专业和特色结合、传统出版和现代新媒体传播结合等方式,在学术出版、专业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开拓,走多维度、多元化的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出版社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创新推动外延拓展、加快推进融媒体出版和传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藏族服饰研究》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研究》等11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立项,《中国纺织通史》《历代<舆服志>图释——辽金卷》获第十五届上海市图书奖二等奖;《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丝绸经面研究》获第十六届上海图书奖二等奖。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首次遴选的规划项目中,由东华大学出版社申报的《藏族纹样的历史溯源与类型研究》《丝绸之路汉唐丝绸图案研究》《可持续时尚系统研究》《纺织先进技术与高端装备丛书》四个项目入选,实现了新的突破。

盛世修史,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

“我国的纺织文化和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密不可分”。由我国著名纺织史学家及教育家周启澄教授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8年编纂完成的《中国纺织通史》于2018年4月在沪首发。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通史,她完整、全面地研究、梳理了纺织在我国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做到了填补空白、惠及当代、传世久远,对我国甚至世界纺织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蚕织图》中的小花楼织机)

《中国纺织通史》于2012年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6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2010年启动编纂工作以来,东华大学出版社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规划,认真推动实施,确保了这一重大项目的顺利完成。经过和作者团队的通力合作,耗时八年多,共计两百余万字,并配有技术示意图、古籍剪影、文物照片等近千余张珍贵插图的图书终于出版,这是东华大学出版社承担的历史重任。

正如周启澄教授所说:“当前我国的纺织规模与材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开始逐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一部梳理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通史’,‘盛世修史’,把纺织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记录整理出来十分必要”。作为纺织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我国的“纺织大国”建设成为“纺织强国”,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百万文字,凝聚的是三代纺织人的辛勤汗水,为中国的纺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后辈学人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敦煌丝绸集大成研究,填补空白,讲好中国故事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它以丝绸为载体,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21年10月,《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中英文版全10册)发布,全集的出版是东华大学出版社依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撑,紧扣“一带一路”时代主题,组建由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领衔的专家团队,对收藏于英、法、俄以及中国的敦煌和旅顺等地的敦煌丝绸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的成果。全集第一次全面系统整理了敦煌出土的所有丝织品文物,第一次从纺织科技史的角度对出土织物进行重新鉴定和分析。不仅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助于理清中国丝绸从内地向周边地区传播的途径和过程,勾勒丝绸之路沿途各地丝绸生产与技术的发展脉络,还为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史、纺织服饰美术史等各方面的研究补充新的资料。此次全集的出版,能够在历史史实中梳理中国文脉,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特色,发挥优势,服务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

东华大学出版社发挥“专家、专业、专注”的三大优势,依托东华大学学科优势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始终坚持走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的特色出版道路,坚持打造一流专业学术出版高地,服务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

2014年,隶属于出版社的纺织服装研究出版中心获批,成为上海首批被授牌的专业学术出版中心,出版社以学术出版中心建设为抓手,重点加强学术出版,积极申报并承担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学术出版基金项目。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项,还有上海市文创办扶持资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等各类基金近百项。有80种图书分获纺织服装专业部委级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6种图书入选“十三五”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93种选题入选“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2021年,出版社有4种选题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更是十年来不断积累的成果体现。

立项图书(部分)

部委级立项教材(部分)

文化传承,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社会效益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版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出版业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多年来,出版社不断汇聚作者资源,加强品牌建设,弘扬传统服饰文化、纺织文化,促进学术史研究。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暨“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时尚流行变迁图片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尚流行图片展”,组织“暑期论坛”、“华夏衣裳”品牌系列学术论坛、“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等活动,不断扩大出版社和纺织服装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服务社会。

“文绮”的意思是华丽的丝绸,东华大学出版社下属的文绮书店于2021年3月正式开业。书店集咖啡美食、沙龙讲座、艺术展览、创意集市为一体,为师生提供一个集阅读、休闲、沙龙、展示的综合空间,举办百年纺织,世纪回眸——上海纺织工业历史影像展、“美丽新疆·援疆情长”摄影展、“华彩锦绣——纺织文明的发展与继承”学术论坛、探索职业设计技能沙龙等活动。

2021年,东华大学出版社在教育部关于图书出版单位2021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东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守“专、精、特”的出版理念,致力于服务高校学术专著、教材出版,关注图书出版对社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价值。未来,出版社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发展大战略和出版产业创新转型布局,坚持高校出版“做精做强”发展理念,加强出版质量管理,增强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强化精品意识,为全国院校的学科建设及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用心为读者打造更多高质量精品力作!

视频:   编辑:李盈颉   信息员:陶康乐   撰写:周德红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