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记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关注”讲坛之二——文学艺术与人生

发布时间:2005-05-13发布部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为“关注”讲坛第二次开讲,5月10日,环境学院研究生会有幸邀请到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黄慰平教授,举行了主题为“文学艺术与人生”的讲座,反响热烈。
    黄慰平教授,原东华大学中文教研室主任、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科技写作教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上海高校大学语文协作组组长。黄教授在汉语言文学上颇有造诣,曾担任多家多部书籍的编委,并为有声读物《唐宋名家诗词40首》撰稿和作曲,获得教育部优秀音像制品二等奖。
   “如果生活像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为我们拉开了此次讲座的序幕。保尔科察金、玄奘、司马迁……,黄教授历数诸位历史名人,通过相关的文学作品,讲述他们的人生,正如他提到的,文学作品如同一面多棱镜,映射出人生的聚散离合,酸甜苦辣。
    讲座中,黄教授一再强调文学艺术是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知音,是人生汲取养分、动力的源泉,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阅读,可以提高人的语言层次和表达能力,可以激发想象,发展思维。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勾勒出大千世界、人世百态,几句精巧的文字便能引导人们进入悠远的意境,荡漾心胸,陶冶情操。讲到此时,黄教授强调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字,那么他也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热爱国家的人。谈到兴头时,黄教授还按自己谱写的曲子吟唱了元曲《天净沙• 秋思》,曲调悠扬,意境深远,赢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末了,他引用朱光潜老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如何去欣赏文学,那就是要追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而不是停留在原始的好奇心,小说戏曲中简单的故事情节。
    整整两个小时,黄老师带领我们游历于各文学作品间,感动诗词的灵性,体味诸子人生。言语中无不流露出他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正是这份感情,才使得他的唱词热情饱满,朗诵激情澎湃,也正是这份感情,令同学们深深感动,掌声迭起。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