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爱心移植 生命对接__信息学院别尔得别克同学为北京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06-06-19发布部门:宣传部
    全国首例哈萨克族和新疆籍供者、我校信息学院大三学生别尔得别克于6月19—20日在上海华山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后的造血干细胞将分两次被送往北京,去拯救一个饱受白血病痛折磨的生命。

    上午8:00,随着最后一支动员剂注入别尔得别克体内,沪上感人的生命对接正式开始,整个采集过程需4个半小时。上午8:30,平躺在病床上的别尔得别克双臂与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导管连接,鲜红的血液在导管中流动着,留在机器里的造血干细胞将给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白血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在进行造血干细胞分离前,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熊仿杰,团市委副书记李跃旗,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吴楚武等,在华山医院病房大楼11楼协和病房慰问了别尔得别克。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熊仿杰为别尔得别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博爱奖章,团市委副书记李跃旗向无私救人的捐献者颁发了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证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吴楚武给别尔得别克同学颁发慰问金。

   据了解,别尔得别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2003年开学不久得知本学院一同学身患白血病,后因干细胞捐献者突然变卦而不治身亡,此事对他触动很大,年底便毅然决定加入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去年年底当得知自己与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他非常高兴。由于父母对“献髓”原理不太了解,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否会对小孩产生不利影响心存顾虑,别尔得别克便改变寒假留校打工的既定计划,特意回家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消解了传统的“血文化”带给他们的恐惧。在家期间,他还按捺不住自己的迫切心情,多次给上海红十字会打电话询问患者情况,希望早日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拯救患者的生命。当红十字会通知别尔得别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具体时间安排时,他激动地说:“终于等到了!”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