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张扑克牌连缀在裙摆,构成一幅纷繁图案,增添了几分抽象画意;农家日常所用的竹匾,巧妙地融编入织物的纹路,两者的光泽与质地相得益彰;层层叠叠的海蓝色纱片簇拥着夸张的京剧脸谱,只一眼便攫取了人们的视线……
3月25日晚,中山公园多媒体生活广场6楼的多功能会议厅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与喝彩,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长宁•东华时尚周”的“压轴大戏”——2007“巧帛杯”服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大赛在此华丽登场。
校党委书记朱绍中、上海巧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兼新事业部总经理周凤山、长宁区副区长乔志刚、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刘亚卿与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单国炎、长宁区经委主任朱辉等嘉宾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整场比赛。
本次大赛由我校和上海长宁区政府共同承办,上海巧帛服饰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赞助商,大赛的参赛者均是我校2003级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95名选手的近两百套作品依次亮相,带给在场的六百多名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业内人士感受到了东华年轻的服装设计师们厚积薄发的力量。
据服装学院的老师介绍,选手每人必须提供两套由自己制作的参赛服装,其中一套要求以中国传统元素为灵感,另外一套要求从造型、材质、色彩、结构、工艺、空间、细节处理等方面入手,以其中一方面为设计重点,结合自身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设计具有独特个性和理念的作品。因此,2007届毕业生作品更加注重突出设计内涵和民族特色。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流行的中国元素,有些作品还颇具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传统服饰的异域风情。
同学们紧紧围绕大赛主题暨毕业设计主题“回”,用一组组兼具鲜明民族特色与强烈时代特征的原创设计作品征服了在场观众的心。观众席不时响起啧啧赞叹之声,坐于席前空地上的同学们更是兴奋得连按快门。评委们也微笑着低声交谈品评,不时地对这些异彩纷呈的作品投射出赞赏的目光。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一等奖被176号吴苑同学纳入囊中,校党委书记朱绍中为她颁发了奖杯与证书;二等奖则由54号杜琼与152号郑卜溢夺得,周凤山先生与刘亚卿女士为他们颁奖。嘉宾单国炎、朱辉、李柯玲则为荣获三等奖的19号陈韵芝、40号孟庆强以及159号陈瑶颁发了奖品。
另外,大赛还决出四个单项奖:48号黄婉琰获最佳工艺制作奖、75号夏婷婷获最佳创意设计奖、135号李礼英获最佳材质运用奖,38号陈昌亮获得最佳市场潜力奖。
颁奖典礼结束,长宁区副区长乔志刚宣布:2007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长宁•东华时尚周”闭幕。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