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4月19日下午,东华大学校关工委讲师团举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会。校党委书记朱绍中、组织部部长施荣瑜等参加了学习会。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方义主持了会议。
校党委书记朱绍中详细听取了关于我校关工委情况及以往开展工作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关工委讲师团老干部、老教授们为帮助青年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他提到,有这样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退休干部、教授每年开展如此多的活动,不遗余力地弘扬爱国主义、爱校荣校的精神,是校党委的宝贵资源,校党委、组织部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服务好关工委的工作。朱书记希望各位老同志保重身体,才能更好地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贡献。
讲师团苏慧娥副教授作主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中心发言,她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又一次突破。从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以思想家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到92年南巡讲话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对社会的本质认识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本质属性的进一步认识,是我党领导人政治哲学观、执政理念的一个转变。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与会同志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原副校长陈瑞琪教授谈到构建和谐价值体系的三个目标:第一、要科学合理发地发展经济而不是仅仅关注GDP指标。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第三、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文明机制。王士杰教授则从如何做人的角度谈如何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