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解放日报:感恩,不仅是一封感谢信

发布时间:2007-09-05发布部门:宣传部
   某地部分贫困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写过一次信,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学生的“冷漠”,让资助者“寒心”,于是今年决定取消资助。对此,本市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希望社会给贫困学生更多理解和宽容,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心灵贫穷”的标签;但高校也应思考,如何教育引导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部分显得“冷漠”的贫困学生自身也需反思。

  给贫困生更多心灵扶助

  “给贫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扶助。”不少高校教师指出。

  某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讲述了一个“痛苦教训”:一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陷入贫困。学生身边的一群老师坚持每月给他三四百元资助,直到他毕业。逢年过节,老师们还轮流请他来自己家吃饭。这位学生要毕业了,老师们筹划着开个欢送会。谁知,他跟谁都没打招呼,收拾完行李独自离校了。失望之余,老师们反思:我们给贫困学生的关爱中是否还缺失了哪一块?答案是:缺失了心灵扶助。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海燕指出,初进校时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感到自卑、心态不平衡,人际交往不顺畅,他们需要“润物无声”的心灵呵护。高校需要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鼓励贫困学生参加社团组织,锻炼能力,获得自信。当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时,感恩意识与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为爱心“接力”搭建多种平台

  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长许玫认为,贫困大学生无论接受国家还是民间资助,学校都要为他们搭建一个感恩与回报的平台,除了对资助者表示感谢外,更重要的是在更大范围回报社会,使爱心得以“接力”。

  东华大学每年有6名学生接受一位老先生的捐助。学校除了开年会,让受助学生和老先生见面交流外,还组织学生写学习和生活经历、感言,定期给老先生送去。通过这样的引导,感恩之心在学生心中悄悄扎根。

  复旦大学设立了“爱心基金”,不仅吸纳社会资助,也是教育学生的载体。每年学生毕业时,受该基金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要向学校师生作出奉献爱心的承诺并签名:“在我留学期间,我将把每年奖学金的5%捐献给复旦,以资助家贫的学弟学妹们”、“工作以后,每年我会将工资的5%捐给复旦”……许多学生遵守承诺,不断为“爱心基金”添砖加瓦。

  爱心传递让人充实快乐

  贫困学生自身该如何看待感恩与回报?

  上海交大学生陈恩桃是位贫困学生,靠辛苦打工支付学费,并捐助多名贫困地区的孩子,曾被上海学子评为“感动校园”的新闻人物。小陈认为,不光是贫困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

  如何感恩?陈恩桃认为,给资助者写信是浅层次的感恩。更重要的是,贫困学生要学习好,争取成为一名优秀毕业生和国家栋梁。在校期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服务社会。比如义务献血、公益服务、志愿者活动,暑假到贫困地区支教等。2005年,陈恩桃在校成立了社团———思源爱心服务社,成员都是贫困学生。新成员刚入社团,都要学唱歌曲《感恩的心》。两年来,社团开展了许多活动:到社区教老年人学英语、上网;到贫困家庭义务家教;募集社会资金,两年内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孩子500多人。社团里的贫困学生表示:接受社会资助的同时,我们也尽力帮助别人,爱的传递让我们感到充实和快乐。
  (解放日报,2007年8月26日)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