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解放日报:谁是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发布时间:2007-09-10发布部门:宣传部
  全体学子鞠躬,代表上台致谢,教室后排拉起一道醒目横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这是一份独特的教师节礼物。东华大学团委书记任晓杰介绍:学校为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尊师重教,1999年起每年由全校1万多名学生投票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沪上高校较早开展此类评选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已持续10年;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于近年开展“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也于近年开始推选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今天,新中国的第23个教师节,当“麻辣教师语录”、“明星教师”层出不穷,究竟谁是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记者的一探究竟,就从一位位光荣当选的好老师们开始……

  “惊喜”老师

  “要问我最新流行什么漫画、什么游戏,王力宏出了什么新专辑,我都能头头是道。”被上海大学评为今年十大“教学名师”之一的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李梁,今年42岁,教书已21年。

  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有:这位教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老师,一学期最多点名一两次,却堂堂“满座”;为了选修他的课,有学生等了两年方才如愿,还有嘉定校区的学生甘心每周奔宝山校区。

  李梁说,要想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求学,就需从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出发,尽力寻求与他们的共同经验范围。因此,他下课后常与学生聊天,备课时常“请教”17岁的女儿,甚至周杰伦的演唱会他也去现场当“粉丝”(追星族)。他的课,总以一段让学生目不转睛的多媒体片段开场,比如漫画《机器猫》,而后自然而然提及其作者藤子·不二雄对毛泽东同志的景仰。

  而对许多交大学子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施索华老师,也是一个惊喜———“没想到,德育课能上得这么美!”

  施老师是去年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她的课,美在散文诗般的语言:“那是一个寒冷得让人心里发抖的日子,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了……”她上党课,通篇是史诗般的语言,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辉煌历程浓缩在两小时的课堂上,最后以学生持续一分钟的掌声结束。她讲一个16岁的新四军小战士被敌人活埋,当最后一铲土盖上他头顶时,他伸出手,一只手伸四个指头,一只手伸个大拇指,表示“新四军最棒”……学生哭了。

  施老师说,教材是剧本,教师是演员,要让学生“感美而动情,动情而神会”。

  的确,要给学生惊喜,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素养,离不开勇于创新的勇气,更离不开一颗爱学生的心。授课30余年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果文,为了吸引学生沉浸其中,总是连讲3堂课不休息,讲座般激情四溢,以至于去年11月在教邓小平理论时因心脏病病发晕倒讲台,被学生送入医院重症监护室。对于这样敬业的好老师,学生网上热议:“敬爱的胡伯伯连着侃了两个多小时,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书包里揣着的基电、复变函数都没有拿出来,连MP3都没有用上……”

  “黑脸”老师

  做上海交通大学数学教师裘兆泰的作业,有许多“规矩”:基本概念要正确,解题过程要完整,作图要规范,书写要整洁。

  “犯规”怎么办?重做!许多学生都喊“受不了”,可今年,这位严师却再度被选为学校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黑脸”,确实不妨碍老师们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连续两年被东华大学1万多名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人文学院副院长陆益军,坦承“每次上课必点名”:“我教书21年了,至今上课仍会紧张,所以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点,自然,对学生要求也不能放松。”对此,学生的致谢感言是:“他学识渊博,教授课程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多年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郑寅达改论文,是不少学生极为“痛苦”的回忆。已经毕业的学生小陈忘不了,郑先生看稿子仿佛文字编辑,不仅在学术逻辑上“锱铢必较”,甚至还明确指出哪个字用得不妥,属于低级错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他改完了,还会问你:你觉得怎么样?态度温和之极。”小陈说,这个时候惭愧得“恨不能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看来,大学生们深切懂得,老师的“黑脸”,源于爱岗敬业,源于严谨笃学,更源于老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

  裘兆泰批一份作业要整整花一小时,而他一年教40名学生,每星期都要改一次作业。一位毕业班的学生这样评价:“裘老师在我作业本上的红色批语,将永远激励我在任何岗位上都做一个认真的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小林的电子邮箱里,至今保存着这样一封特殊邮件———邮件发出时间:凌晨2时36分;附件:已被逐字逐句修改的小林的论文摘要。而发件人,则是今年当选复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的闻玉梅教授。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丰春去年推选陈新汉教授为“心目中的好导师”。“虽然他时常会黑着脸呵斥我,一份论文大纲就‘逼’我改了五六次,但在他言传身教下,我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已融入到学业深处。”

  “热粥”老师

  敢把老师的家比作“花果山”的,恐怕不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的弟子们,就是这极少数。

  荣获2006-2007年度复旦大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的李良荣,把学生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逢年过节都要亲自下厨,和学生一起吃“团圆饭”。他做的酱牛肉和芋头炖萝卜可是抢手菜,每次他总是吃得很少,笑呵呵看大家吃,难怪学生们要把导师家称为“花果山”,他们一伙人专门负责“打劫”。

  师生情谊、学问传承、人生启迪,就在这样的日常谈笑间沁出馨香。同样当选复旦学子“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的软件学院院长臧斌宇,是一位“热粥老师”。寒冷的冬夜,学生在机房上机学习,他带着其他老师夜夜熬上一大锅热粥送到学生手中,暖了身子,更暖了心间。

  “他是一个低着头走路的人。”这是上海大学学生们对核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邦新的描述。他的研究生王占勇去年推选老师为“心目中的好导师”———周院士对没把握的想法会毫不忌讳地说要再查资料;给学生改论文时也会说只是他的想法,不一定对。“这样一位满腹经纶的知名专家,能在学生面前如此平等,足见其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品格。”

  今年东华大学“最具亲和力教师”称号,花落环境学院讲师吴小倩。每天都能收到学生短信的吴小倩说,亲和力是缘于两年前当过新生辅导员,“关照学生的吃与住、思与感,与他们热热闹闹打成一片,而今已成为一种习惯。”

  多年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陆建平每学期的“最后一课”,则令不少学生感动不已。每到期末,他总会讲一个“番茄炒蛋”的故事———番茄炒蛋是人人会烧、最普通的菜式,看似没了创新的余地,却有人别出心裁,将番茄的盖子削去,将炒好的蛋灌入其中,再将盖子盖上。简单的故事里,蕴含浓浓的心意:他希望借此告诉学生,刚踏进社会还有些盲目时,要记得多花点时间提高自己,活出自己独特的精彩……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