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众学会欣赏特殊之美——特奥会竞技体操赛场见闻
竞技体操是最具艺术感的体育项目之一。特奥会的竞技体操项目,虽然艺术美感会打折扣,但更多的是运动员参与和拼搏精神的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昨天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赛场,不少观众和志愿者开始学会去欣赏这种特殊的美丽。
特奥会竞技体操规则鼓励更多的选手参与,因此尽量不让选手做出复杂动作。高低杠选手可以踩在矮的杠上做下一个动作,跳马其实就是跳上厚厚的垫子,自由体操音乐统一、动作统一,时间也只有30秒钟。
规则简化,无疑让体操比赛本身的观赏性下降。不过,昨天现场组织和自发进场的观众,都表现出较高的素养。
不少特奥体操选手身材较胖,爬上平衡木就显得十分费劲,还需要教练的帮助,这时候现场观众往往会给予掌声鼓励。一名巴拉圭女选手,在跳马前竟然出现“笑场”,隔几十秒钟就笑出声来,但就是不做助跑和跳跃的动作。此刻看台上观众也没有发出任何嘲笑声,场馆反而安静下来,大家都在等待这名选手进入状态,发挥水准。
在记者席上,一名为葡萄牙队服务的志愿者,想帮运动员们拍一些比赛照片留念,刚想按下快门,忽然猛拍自己的脑袋,“哎哟,闪光灯忘记关了,千万别影响她们比赛啊!”……看台上,记者也没有看到闪光灯不合时宜地闪烁。
在体操馆入口,记者碰到了东华大学的两名大学男生。为了普及特奥体操的常识,观众进入国际体操中心前还需要做一些小测试,结果这两个男生的答案全部正确。“特奥选手多厉害啊,参加体操比赛就让人感动。让我上平衡木,我也会摔下来。他们的动作,对我来说已经很完美了。”
(来源:解放日报 2007-10-07 版次:07版 特奥会会刊 作者:记者 陈 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