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周飞艨教授应环境学院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上午,周教授为环境学院部分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做了一场名为“联用分析技术在环境和生命分析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并在下午与教师代表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探讨。
周飞艨,男,1964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奥斯汀主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师从著名电化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士,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主席,化学界最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主编 Allen J. Bard教授, 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有机质谱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Scott A. McLuckey (现为美普渡大学化学系教授, 美国“分析化学”期刊顾问编委) 和Gary J. Van Berkel 博士。1995-199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奥克莱尔分校化学系任助理教授,1997年起,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和终身教授。先后主持并参与17项政府和私人基金项目,主持项目总金额346.37万美元。从事生物电化学、生物光谱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和表面化学研究。
本次讲座周飞艨教授主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化分析仪(SPR),原子力显微镜(AFM),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高精密仪器联用技术及其应用,让同学们更深入的认识了分析化学方法在环境和生命领域中的应用。在激起了同学们的研究兴趣的同时,对于要进入研究课题的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听周飞艨教授的讲座和与周教授的交流,同学们都感觉受益匪浅。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