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新华网]更加开放的两会尽显魅力

发布时间:2008-03-17发布部门:宣传部
更加开放的两会尽显魅力(摘录)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刘刚 邬焕庆 王丽)高扬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旗帜,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写下新的篇章。 

    春意融融的北京,生机勃发。更加开放的两会,彰显出更加开放的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魅力。 

  新风 

    “两会新闻快得不可思议”,一直关注两会进程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李世明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会越来越开放、透明。 

    两会新闻报道提速的背后,有代表、委员们的支持,也有两会改进服务的新举措。 

    “我们肩负人民的重托,审议和讨论国计民生的大事,就应当及时让群众了解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接受人民的监督。”来自江苏的王伟成代表的一席话,说出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心声。 

    根据大会安排,自3月5日下午开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湾代表团先后对外开放,宁夏等代表团还多次开放。无论是人大还是政协,开放团组审议、讨论结束后,都会留出一段时间,让代表、委员接受记者采访,将“新闻发布会”直接开到会场。 

    聚光灯下,代表、委员们的发言更简短、更务实,用事实说明、用数据佐证,来自基层的李连成代表说,“大家的发言听着可带劲”。说成绩看差距,迎挑战寻对策,让人深思给人启发。 

    议政新风影响文风。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审议和讨论的新闻报道,主题鲜明,篇幅越来越短,更多的基层代表委员、更多的民生话题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体现了中央发扬民主的精神。”来自浙江的李立新委员这样说。 

    “今年两会是开放度、透明度很高的盛会”,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吕建中委员,对全国政协首次在网上公布所有委员名单、界别与职务的新做法印象深刻。 

    而公布政协34个界别委员身份只是本次两会改进服务的诸多“第一次”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首次在全国人大新闻中心网站上链接各代表团主页,首次对全国政协闭幕会进行部分现场直播,首次免费向媒体提供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和图片服务……两会新闻中心还为境外记者采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新闻中心开通的‘记者采访代表登录系统’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贵州代表团新闻联络员肖燕告诉记者,他们就是通过这个系统了解到,许多记者希望采访贵州代表团的代表——央行前任副行长吴晓灵和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等人,因此安排了集体采访,路透社、道琼斯、中国证券报等数十家境内外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两会新闻中心欢迎部长、委员接受媒体有序采访”,这样的引导牌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也是第一次。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说,借鉴党的十七大的成功经验,大会安排了更多团组开放,邀请了更多的代表、委员接受记者集体采访,高法、高检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等10多个部委负责人、一些地方主要领导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接受记者采访,效果显著,受到了中外记者欢迎。 

    从容 

    “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3月12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办的8位连任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上,每位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态度诚恳而从容。 

    “我曾根据群众意见,反映过手机漫游费过高的问题。信息产业部曾邀请我参加有关论证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这还不够,我还要提出相关建议。”来自云南大理的王瑛代表在回答如何履行职责的问题时说,只有真正了解到群众最关心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履行好代表职责。 

    这名基层医院的女医生,在过去5年中,曾经提出加强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以及提高村医待遇,将除夕、端午、清明、中秋定为国家法定假期等5件议案、30多件建议。 

    “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上海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代表说,开放中体现的从容自信,源于对实际工作的了解,源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3月16日 11:47 记者刘刚 邬焕庆 王丽 中国网、东方网等转载)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