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人民网等]上海各高校安抚震区学子

发布时间:2008-05-15发布部门:宣传部
[人民网]上海各高校安抚震区学子(摘录)

   人民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姜泓冰)“我们身边的许多同学,与受灾地区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当他们拨不通家里的电话,当他们接到噩耗,当他们熟悉、甚至生长其中的房屋和村庄化为一片废墟的时候,让我们站到他们的身边,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这是复旦大学学生会在5月12日晚向全校学生和各个学生社团发出的倡议书里的一句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各高校陆续启动针对震区学生的安抚工作,帮助家在震区的学子了解家乡情况、稳定情绪,成了同学们参与赈灾、传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外地生源较多的复旦、交大、同济和华东师大等高校,都在最短时间内统计了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学生人数,安排辅导员慰问学生并排查学生受灾情况,帮助他们联络家人,做好少数不能联系家人的同学的思想工作,分类指导。几所大学的校园BBS上,都贴满同学们关切的帖子,有不少都在号召大家帮助身边的每一位震区同学。同济大学近千名四川、重庆籍学生,大部分已和家里联系上,家中情况也普遍安稳。东华大学对那些来自震中地区、未与家人取得联系的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校团委还利用网络制作了爱心贴网页,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人民祝福,家在四川等灾区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公布在网站上,学校承诺在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来源:人民网 2008年05月14日 记者:姜泓冰)

[教育部网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教育系统积极行动援助灾区(摘录) 
 
    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号召,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行动,支援灾区,奉献爱心,努力帮助灾区群众和师生度过难关。 

    ——做好灾区生源地学生安抚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灾难、乐观生活的信心。清华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向涉灾学生发出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致家在地震灾区清华学生的慰问信》,希望家在灾区的学生坚强意志,心怀希望,争取抗震救灾最后的胜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重点关注家在重灾区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情绪上有较大变化或异常的学生进行应急心理舒缓。 

  ——积极做好灾区生源地学生救助工作,鼓励他们在校安心学习。北京化工大学为家庭受灾学生每人发放200元补助。东华大学启动帮困基金应急专项款,及时将帮困资金发放到受灾学生手中,尽最大努力免除学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东南大学启动学校困难补助和院(系)临时困难补助。

    ——多种形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为确保灾区群众生命安全贡献力量。厦门大学下发了《关于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全力做好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全力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志愿服务中心发出“直面地震灾难,挺起中国脊梁”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学生、广大志愿者传递爱心,发扬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受灾地区的帮助。

    ——积极开展献血捐款捐物等活动,向灾区人民奉献一份爱心。5月13日下午,重庆大学接到灾区救护伤员用血告急消息,紧急动员师生为灾区人民支援献血。短短两个小时内,1000多名师生填写了志愿献血表,重庆血液中心根据灾区急需血型采集了102袋血液。师生表示,愿意根据灾区人民的实际需要,随时为灾区人民献血。清华大学13日发起“真情流淌,血脉相通——清华大学抗震救灾紧急献血”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08年05月14日 )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