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中国教育报等]上海高校尽一切可能帮助受灾地区学生联系家人

发布时间:2008-05-16发布部门:宣传部
中国教育报:上海高校尽一切可能帮助受灾地区学生联系家人

    本报上海5月14日讯(记者 计琳)上海高校正在尽一切可能帮助受灾地区的学生。

   记者从东华大学了解到,灾害发生当天,东华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东华大学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立刻组织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第一时间下到班级、宿舍进行受灾情况摸底,特别是对来自四川地区的学生的家庭受灾情况进行重点了解。由于地震导致通讯信号出现故障,一些来自四川、重庆等受灾地区的学生暂时无法和家里取得联系,心里十分焦急。针对这种情况,东华大学千方百计联系学生家人,同时派人努力做好学生情绪的稳定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受灾情况为同学们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学校帮困基金中设有专门应对此类事件的款项,校方将及时将这些款项发放到受灾学生手中。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05-15日 第2版 记者:计琳)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和东广广播电台《东广早新闻》:
 
    各位听众,四川地震灾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其中特别揪心的是那些父老乡亲都在灾区的人,本市高校有不少大学生来自四川灾区,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为这些学生提供支持。请听本台记者邹一波发来的报道。
 
    在天涯论坛上,记者看到一名在上海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发帖征集同行者,准备回乡寻找父母,他的家乡是受灾特别严重的四川省北川县。记者联系到这名大二学生,他说,已经买好机票,马上出发。
    实况:我们那个县城在一个很深的盆地里面,这次地震的时候,两边的山都塌下来,然后我就想我爸爸妈妈嘛,他们一直没有联系。学校老师的意见,我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我必须得回去。
    这样的心情谁都能理解,但是,学校还是在劝学生留下来,把心安定下来。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有59名四川及陕西、甘肃等地地震灾区的学生,其中有学生因为家里受灾,情绪波动,思政老师李洪亮通过集体座谈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引导学生更长远地看待灾难。
    实况: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常常是在父母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可能他们的父母现在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是他们顺利成长、健健康康地成长,是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才是对灾区人民、对他们父母最好的一种报答方式。 

    各高校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关心来自灾区的学生,复旦要求辅导员排摸学生受灾情况,发现一名学生的父亲因为地震腿被压断,学校马上到学生宿舍进行开导;上海海洋大学向学生发放地震救护宣传资料。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张恒是四川都江堰人,他一度联系不到家人,非常焦急,幸好身边有很多温暖。
    实况:家里发生地震以后,心里蛮着急,就很想回去,后来,辅导员打来电话,学校老师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同学也都在身边安慰我,说会没事的,那样的话就感觉好多了。
    该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说,受灾学生的家庭大部分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学校已经紧急启用帮困助学基金,还准备提供一些救助的勤工助学岗位。

以上由东广记者邹一波报道。

(5月14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和东广广播电台《东广早新闻》分别播出)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