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朱世根副校长作了题为“学科建设的几个基础问题”的报告,从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定位;学科建设的体系、结构和布局;学科建设的基层组织;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关系;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学科建设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学科建设的管理和领导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校长指出,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带动学校发展的龙头,学科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层次和水平。学科建设的依据是学校的定位和目标,学科建设服务于学校的定位和目标。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体系、结构、布局和基层组织,是实现学科建设目标的基本保证。科学研究、教学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推动力,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拉动力;教学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果的一部分,而学科的成果也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去,对提高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要从国际化的视野来考虑,关注在国际上的影响,促进学术交流。在谈到学科建设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的管理和领导问题上,朱校长提出,学科建设的管理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号召院长和研究生分管院长做研究型的领导,认真思考、积极探讨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学院的“一把手”要处理好各方面工作的关系,摆正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师资队伍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与成果为落脚点。
研究生部柯勤飞主任做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基本情况的报告。从目前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认识、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以及研究生招生配置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试点院校的基本做法,并提出了我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供与会人员探讨。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各位院长纷纷表示,第一次听到这么系统、全面的学科建设知识报告,感到受益匪浅。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各位院长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组织部施荣瑜部长表示,这次研讨会开得很有成效,具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朱世根副校长关于学科建设的报告,内容丰富,希望能够在全校更大范围内进行普及。对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家达成共识一致赞成,认为很必要,势在必行。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