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学校举行《东华大学志》编纂工作启动大会

发布时间:2008-06-14发布部门:档案馆
    6月12日下午,《东华大学志》编纂工作启动大会在图文信息大楼第二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宋立群副校长主持。各学院、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宋立群副校长作校志编纂工作动员讲话。

    宋立群副校长首先通报了校志工作概况。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东华大学志》已列入第二轮上海市级专志系列之一,时间断限从1951年至2006年,总字数80万左右,计划2010年出版。学校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其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成立了以朱绍中书记、徐明稚校长为主任的校志编纂委员会,以及由主要职能部处负责人组成的校志编纂工作组。经过专题研究和讨论,日前学校正式下发《关于全面启动<东华大学志>编纂工作的通知》(东华校[2008]19号)。

    宋立群副校长阐述了校志编纂工作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编纂校志是学校的一项重大历史文化工程,具有特殊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在资政、育人、存史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全力确保编纂质量方面,宋立群副校长要求各部门在开展校志工作时,必须有全局意识,遵循志书编写的基本要求。一是深入研究,确保编目科学;二是多方查找,确保资料翔实准确;三是精工细校,力争出精志。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要严格工作进度安排,遵循总体进度,严格时间节点。校志编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一定要注意避免前松后紧,影响进度和质量,决不能因部门进度耽误学校总体进度。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宋立群副校长指出,校志编纂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要做好该项工作,首先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编纂校志实际上是对部门历史和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和调查研究,这个案头工作做得细,以后工作才能做得实。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在此花些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值得的。校志工作要列入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学校将适时进行评比和表彰。其次,落实要到位。部门稿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成书的质量。校志编纂采用撰稿责任制,实行三级评审制度。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承编任务。三是人员要配强。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落实能胜任该项工作的撰稿员。各部门要充分动员和发挥各方面力量,要注意吸收有关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与校志编纂工作。由于修志工作是项“艰苦、清苦、辛苦”的工作,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尽可能地关心撰稿员的校志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讲话最后,宋立群副校长满怀激情地说,能够作一名史官,书写学校历史,任务虽然艰巨但却十分光荣。希望各部门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以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早日编出一本无愧于前人、更无愧于后人的《东华大学志》!

    校志编纂工作组组长、档案馆副馆长谷德仁代表工作组作校志编纂工作方案说明。他汇报了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情况,对校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解读,并详细介绍了校志编纂工作的工作安排和每一阶段的注意事项。校志编纂工作共分为准备工作、收集资料和撰写初稿、编辑修改、总纂统稿和审稿验收五个阶段。他最后着重对《东华大学志》编纂任务分解表(草案)进行四点说明,包括编制任务分解表的依据、承编部门的安排、篇幅设置比例以及校志编目的总体框架和内容等。他指出,目前校志落实承编任务主要是依照现部门和牵头部门为主的原则,但各部门也要从校志全书考虑,从全局出发,对涉及到其他部门、对学校整体有价值的内容,也要积极地配合、提供,也要落实相关的编写任务。篇幅上既不宜片面求大,更不宜过于简短,要为校志的总纂统稿留有余地。

    宋立群副校长最后重申了撰稿员的报送要求,并强调指出,校志编纂工作繁杂而艰巨,各部门要加大有效时间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他用四句话概括了校志编纂工作的总体要求,即“高度重视,落实到位;相互配合,准备充分;深入细致,确保质量;广泛动员,众手成志”。

    本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东华大学志》编纂工作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针对志书有其独特的体例和要求,撰写志稿对绝大多数同志是新手的情况,校志编写组下一步将统一组织第一次撰稿员培训,确保校志编纂工作稳步、有效地推进。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