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染企业,不少人会立刻联想到“三高”——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正因为患有“三高症”,印染行业也成为节能减排队伍中的“重病号”。暑期,化工生物学院派出13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组成江浙沪节能减排暑期调研团。学生们深入印染生产一线,通过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进行“会诊把脉”,为四家江浙沪印染企业开出了节能良方。
高效助剂合四为一 省水省时省能
由于染色过程的介质是水,染色也就需要大量用水。对于印染行业而言,想方设法减少水的用量,便成为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一环。常规染色需四个过程:退浆,煮练,漂白,染色。这一传统做法不仅工艺流程长,而且面料前后需四次下水,对水的消耗极大。为降低能耗,目前许多印染企业纷纷采用添加化学助剂的方法,将常规四个过程合成一个过程,称为煮、漂、染一浴法工艺。高效的助剂是一浴法工艺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开发高效的一浴法助剂就是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针对于此,化工生物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浙江义乌中力工贸有限公司迅速开展了“针织物煮染一浴法助剂”的研究。调研团成员通过仔细分析和请教导师,研究合成了具有一定链长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该合成助剂不仅能让面料的着色更加均匀,达到很好的匀染效果,而且只要加入少量的碱就能比较干净地去除棉籽壳,减少碱的用量也就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从而为整个印染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通过同学们的调研实验表明,应用了该助剂的一浴法工艺较一般工艺而言,省水30%,省时1/3,节能20%,通过测算大约能在原有基础上为企业节省成本20—30%。
未雨先绸缪 导师做后盾
尚未走出校园,一群20多岁的研究生敢于直面印染节能难题的挑战,除了年轻人那股特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之外,还与学校未雨绸缪,提前对他们开展社会实践培训息息相关。据了解,在实践团队出发之前,导师们就印染企业节能减排的指标与方法对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通过这种预先培训,学生们对印染这一行业与节能减排相关的重要指标与方法有了相对系统和专业的了解,从而使整个暑期社会实践过程的开展更具针对性。
化工生物学院此次研究生江浙沪节能减排暑期调研团全部由硕士生组成,队伍中虽然看不到老师的身影,但学生们坦言,导师是此次实践过程的坚强后盾。研究生们将导师们正在开展的关于印染企业节能减排的最新科研技术与成果带进了企业,如节能高效的织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节水节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和微胶囊染色技术,以及节能减排的低温皂洗染料等。这一系列的先进科研技术与成果深得实践企业的好评。此外,在企业开展技术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生们还及时与导师们的沟通,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为技术课题的成功解决提供了保障。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