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国华在致辞中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人民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对30年来社会科学领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理论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通过研讨会推动学校社会科学理论的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葛建中在致辞中指出,学校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筹划组织了合唱比赛、理论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活动、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今天的研讨会是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他表示,回顾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对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学院王银凤、钱文华、陆益军、章礼强、杨小明、王锐兰、唐丽萍及我校党校常务副校长施荣瑜分别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王银凤、钱文华两位老师围绕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30年前发生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引发在座老师对改革开放、对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深入思索。陆益军、章礼强两位老师则围绕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主题,或指出和谐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或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法本位取向问题,让“科学发展”四个字更加深入人心。杨小明通过古今中外大量鲜活的事例,从科技功能观的变革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意义;施荣瑜则联系自身工作和学校发展实际,概括30年来组织干部工作取得的成就,总结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精辟论断;王锐兰立足学科建设和发展,谈30年来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唐丽萍则立足3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探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使改革更加富有成效的新思路,思路开阔,引人深思。
贺善侃和张怡两位教授分别对大会主题报告作点评。贺善侃在总结中概括了研讨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张怡则从“选题范围广”、“历史线索清晰”、“材料详实、资料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历史文化含量丰富”、“学术争鸣色彩初露”、“学术心态健康向上”六个方面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代表学院,感谢兄弟学院总支书记及相关教师踊跃参加会议,感谢为本次研讨会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并表示研讨必将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图片摄影:宣传部 夏正德)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