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使命•奉献•创新——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09-01-06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副校长朱美芳:弘扬学科特色建好博物馆是大学的社会责任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在我校建馆,并交由我校建设,这是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我校的肯定与信任。我校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优势,将该馆打造成传承纺织服饰文化、普及纺织科学知识、提高百姓文化素养的舞台。
  我校承建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顺应了以文化繁荣促经济繁荣这一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为推动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是我校发挥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服务社会的责任体现。我校有着深厚的纺织、服装、材料等学科研究基础,纺织服饰博物馆以向大众传承纺织历史文化为主要任务,我校可充分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知识传承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前瞻性。因此东华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建设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的重任。
  为保证建馆质量,我校在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建设队伍等方面下足功夫。在一期1400万建设经费中,校方投入就达850多万。博物馆各项硬件设施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予以达标建设。建成后的博物馆将具备展示、研究、交流三种基本功能。为保证博物馆的科普性、学术性、文化性,学校组织了近百人的专业队伍参加建设。既有权威专家、教授,也有研究生、本科生。
  开馆只是第一步,博物馆的发展还需要东华师生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采访:向娟)

建设团队:默默奉献 坚守责任 不辱使命
    从06年夏编项目申报书,到投入建设并与今年1月开馆,博物馆筹建组全体成员一心扑在工作上。06年下半年,项目申报进入最后冲刺,时间紧、任务重,有关人员加班加点,撰写出了高质量的申报书,拿下市科委的博物馆建设项目。大家都憋着股劲儿,要把这个项目做好,这是我们东华人的使命。
  展厅布展工作分别由纺织学院屠恒贤和服装学院包铭新教授领衔。屠恒贤冒着酷暑到校遴选展品,扫描图片,拟说明文字。期间,年迈的母亲病重住院他都顾不上照顾。包铭新发动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展项设计制作及布展。他对展品挑选、布置等严格把关,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布展任务。外语学院李盛老师、退休教师秦世福,出色完成了资料翻译任务。大家始终坚守着对专业、对东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08年春节前夕,发展规划处老师与纺织学院朱苏康、屠恒贤教授等还一脚深一脚浅地踏雪来校讨论工作。不计其数的讨论也有过争论,但都是源于大家的投入和奉献。发展规划处负责协调统筹,他们严格监控,确保了建设质量、进度和经费使用效益。基建处、监审处、设备处、科研处,纺织、服装等学院部处分工明确,群策群力。筹建组所有成员不计名利,用行动实践着东华精神。
  校党委书记朱绍中、校长徐明稚百忙中经常关心建馆情况,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薛有义、邵世煌、陈瑞琪、孙俊康、周启澄等老领导、老同志十分关心建馆工作,高鑫源教授还亲笔楷书序言,表达他对博物馆建设的支持。
  “项目一天没完成,心里就很着急”、“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展项上”这些话语,折射出这个团队的奉献精神和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执着。(采访:孙庆华)

纺织学院屠恒贤教授:博物馆是一本大百科全书,体现着社会发展进程
    屠恒贤是参与建馆的主要专家之一。70年代末就科班出身的他谈起博物馆,如数家珍。
  他说,博物馆特别加强了科普部分,与国内现有纺织、服饰类博物馆相比,该馆的最大特点是纺织和服装相结合,体现了我校纺织、服装等学科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我校对纺织史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当时,国家文物局组织了4家单位,即北京纺织研究所、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纺织研究院和华东纺织工学院(我校前身)参与研究。这次联合研究工作促成了我校纺织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979年,学校招收了首届纺织史专业的4名研究生,屠恒贤和服装学院包铭新教授从那时起就在周启澄等老一代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纺织史等领域的探求。
  博物馆的陈列内容还体现了现代和古代、科普和文物、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结合。科普馆传递了一个信息:纺织不是“夕阳工业”,而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屠教授指出,纺织服饰的历史内涵丰富,涉及科学技术史、文化史、艺术史、中外交流史等领域,参观者可从不同角度对博物馆陈列进行解读。(采访:孙庆华)

服装学院包铭新教授:大众捐赠丰富馆藏 网上开馆拓展功能 
    包铭新是参与建馆的主要专家之一,也是我校纺织史博物馆前身纺织史陈列室的创办人之一。谈起80年代做陈列室的经历,他最大的感触是当时接受了很多教职工和社会人士捐献的藏品,这些藏品为今天的博物馆添色不少。如清朝爱国将领刘铭传的一件补褂,就是由其后人无偿捐赠的,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也捐赠了不少藏品,当时有的师生甚至校领导也发动家人捐献“家宝”。如一件品相完好、有狮子滚绣球纹样、蓝里的缺襟袍等。
  包铭新说,接受捐赠是好的收集藏品的好方法。曾四处奔走搜集展品的他动情地说:“有价值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一个人,个人只是‘藏品’的传递者。一些和国家社会密切相关的‘藏品’,捐给相应的馆藏机构会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更深入的研究。”
  包铭新带领团队精心打造的网上博物馆,早在开馆前就受到好评。他认为,作为一个高校博物馆的网络版,应追求学术性和教育性,贴近学生和相关研究者的需求。(采访:孙庆华)

撰写:孙庆华 向娟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